圖表:7月份我國CPI同比上漲6.5%。 新華社記者 陳琛 編制
??诰W8月10日消息??據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布,7月份全國居民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上漲6.5%,創下37個月以來的新高。
今年以來,CPI持續走高,牽動人心。如何看待物價上漲的原因?怎樣看待下一階段的物價走勢?
還是食品上漲快
7月份統計數字顯示,食品價格仍是拉動CPI上漲的主要因素,全國食品類價格同比上漲14.8%,影響CPI上漲約4.38個百分點——其中,糧食價格上漲12.4%;肉禽及其制品價格上漲33.6%。而豬肉則以56.7%的漲幅,影響CPI上漲約1.46個百分點,繼續成為價格上漲的領跑者。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祝寶良表示,此輪物價上漲,成本推動的特征較明顯。過去物價上漲是經濟高速發展的結果,是需求推動型通脹,而在經濟增速下降的背景下,通脹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于工資等成本的上升所導致的成本推動型通脹。
除了勞動力成本之外,工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也成為推動物價上漲的重要原因。據統計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月上漲7.5%。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8.4%,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上漲4.8%。分析人士表示,這無疑進一步加劇了物價上漲的壓力。
輸入型通脹壓力加大
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部分主要大宗商品進口均價漲幅都在30%以上,其中鐵礦石進口均價上漲42.5%,原油上漲33.2%,大豆上漲30.4%。上述商品進口價格大幅上漲,導致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商品的整體價格上漲14.7%。
“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輸入型通脹是推高物價的主要因素。”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高級經濟師陳克新表示,作為基礎性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與中下游產業關聯度較高,價格的上漲不可避免會影響到中下游環節。
?
???相關新聞
?
專家:年內CPI高位運行 百姓要習慣吃“高價肉”
聚焦CPI:物價高位運行 貨幣政策如何出手?
國家統計局:7月份CPI同比上漲6.5%
7月經濟數據今發布 CPI或維持6%高位達年內拐點
7月CPI數據將于明日發布 分析稱央行或再度加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