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測算,今年一季度,全國8種大宗商品進口累計花費了近千億美元,鐵礦石、銅以及棉花、大豆等進口平均價格同比上漲31.7%。
“全球大宗商品經過一、兩年的持續高位運行,上游原材料成本對下游產品銷售價格的傳導效應,在今年顯現了出來,成為推動CPI價格指數揚升的主要動力。”陳克新說。
物價拐點暫難出現
據商務部公布的數字,豬肉批發價格在7月中旬達到每公斤26.15元的歷史最高位之后,連續兩周環比持續回落。7月25日至31日,18種蔬菜平均批發價格比前一周下降3.1%,8種水產品平均批發價格漲幅回落。這無疑是一個積極信號。
“今年以來,穩定物價總水平成為宏觀調控的首要任務。下半年通脹形勢將會有所緩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張曉晶說,“從供給來看,糧食供應充裕,工業制成品仍然處于供大于求狀態,食品與居住價格上漲態勢有所減弱,國際大宗商品弱勢震蕩;從需求來看,發達經濟體復蘇疲軟,總需求有所回落。這些都有利于減輕通脹的壓力。”
申銀萬國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預測,隨著翹尾因素的明顯回落,以及農產品價格漲幅的回落,預計8月份CPI漲幅將開始回落,10月份之后物價漲幅將明顯回落。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也表示,7月份CPI同比上漲6.5%,基本認為已是年內高點,8月份有望略低于這個水平。只要宏觀政策保持穩定,四季度物價漲幅將回落。
專家們一致認為,從下半年來看,穩定物價任務艱巨,但也面臨有利形勢。一是我國及時調整了宏觀調控政策,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調整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二是我國糧食連續7年增收,為穩定物價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轉變方式、調整結構已逐漸深入人心,這是逐步減少通脹壓力的根本所在。(馮蕾 張小龍)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