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 id="0yokw"></li>
    <fieldset id="0yokw"><source id="0yokw"></source></fieldset>
    <tfoot id="0yokw"></tfoot>
  • · 海口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 海南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
    首頁   |  觀點PK  |  海口建言  |  評論  |  名人堂  |  社會長焦  |  椰風視點
    新聞搜索:
      廣告熱線:0898-66835635
     您當前的位置 : 草根酷評>椰風視點>
    最美老太舍己救人彰顯樸素大愛
    最美老太舍己救人彰顯樸素大愛
    來源: 齊魯晚報 作者: 時間:2011-08-17 10:51

      柴小女(資料圖)

      8月12日下午,河南南陽市內鄉縣趙店鄉紅堰村69歲農村老太太柴小女在河邊洗衣服時,看到本村的4個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顧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當她救出3個孩子后又跳入水中去救第4個孩子時,卻再也沒有出來。(《大河報》8月15日)

      舍己救人彰顯樸素大愛

      69歲的農村老太太,深奧的大道理或許不知道多少,但在生死關頭,她卻演繹了“生命至上”這個人間最“最深奧”的大道理。而這一大道理,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卻被太多的人“誤讀”和漠視!

      在需要見義勇為的緊急關頭,某些人先提出“拿錢救人”的條件,更有人漠然視之而悄然走開;甚至看到有人要跳樓時,更有人像看戲、看電影一樣“搬上小板凳”“細心觀看”……這些事件,盡管受到社會上曾經出現的“救助人流血又流淚”的影響,但是,當我們用69歲的柴小女那種人性本真的、樸素的“人生觀”、“價值觀”去考量時,確實顯示出見義勇為的優秀傳統一定程度的淪落。無論社會如何進步,無論市場經濟如何發展,這種來自本真的、樸素的人性之美、人間大愛都不該“被取代”。(狄書愛)

      誰奪走了她的生命

      近三年間,出事的小河斷橋處卻吞噬了8條生命!村民反映,6年前,采砂和洪水共同造就了這斷橋。6年間,他們一直以斷橋為落腳點,“跳”過河去,也“跳”過河來。由此可見,奪走“”生命的元兇,不是她門前那條小河,而是不把民眾疾苦當回事的當地政府!

      一座小橋沉尸河中長達6年之久,而且吞噬了8人性命卻無人問津,難道當地的干部們沒曾下鄉來看過?是什么原因致使他們6年間對這斷橋視而不見呢?難道是8條生命的消失還不夠駭人聽聞?要知道,政績關系著官員的仕途、前途,而只有視民眾為親人的官員,才會將解決民眾疾苦當做政績。(秦祖文)

      我們本來不需要“被感動”

      事發后,當地鄉政府也派人到老太太家中慰問。但是老太救人的事跡帶給我們的卻遠不僅是感動,或者說,老太救人式的感動,其實帶來的更多是對背后制度救濟乏力的反思。

      斷橋處的危險早已經不是一天兩天了。若是非法采挖河砂能夠被制止,若是斷橋早已經修復,試問,還會發生意外溺水事件嗎?相比而言,我們不需要老太舍己救人的感動,因為說到底,這是一種“被感動”。我們需要的是有序采砂,橋梁暢通,無論老人還是孩子都能安享平靜生活,而不是對危險熟視無睹之后,再去宣揚災難之后的“好人好事”。 (丁洪先)

      亡羊補牢才是最好的告慰

      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只是倘若這份感動是建立在一個本可避免的悲劇之上,其代價過于沉重,令我們每個人心頭都有一種愧疚感和負罪感。誠然,社會需要英雄,但每一起見義勇為發生后,我們不能止于感動的情緒化表達,更要從理性層面找出癥結所在,找到解開問題的那把鑰匙。斷橋6年未能修復,采砂3年連奪8命,

      必須有部門和負責人站出來公開道歉,并以實際行動彌補民生設施建設和河道采砂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老太舍命救人好似一面鏡子,既映襯出見義勇為者的崇高,也折射出相關部門的失職。在逝去的生命面前,任何褒獎和贊美都顯得那么廉價和蒼白,唯有痛定思痛,亡羊補牢,才是對救人老太的最好告慰。 (張遇哲)

    ?

    ???相關新聞

    ?

    69歲老太舍命救3落水娃感天動地 上萬網友致敬
    69歲老太舍命救出3個落水娃 救第4人時遇難

    ?

    (編輯:胡世福)
    ?

    網友回帖

           m.yinhu3.com AllRights Reserved      
    海口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許可不得復制或轉載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4612021001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898—66822333
    舉報郵箱:jb66822333@163.com
    瓊ICP備2023008284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