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人員向的黎波里地區集結。當日,利比亞反對派方面稱,反對派武裝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區,并在部分地區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爭奪。??
?
????8月21日,一名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人員在的黎波里以西的“Kilometre 27”軍事基地內舉槍慶祝。當日,利比亞反對派方面稱,反對派武裝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區,并在部分地區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爭奪。??
中新網8月22日電綜合報道,利比亞戰事進入最后的關鍵階段,22日利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稱奪取控制權,并正控制一些要害部門。分析指,利反對派此舉具有標志性意義。目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行蹤未明,反對派稱,其2名兒子已被拘捕。
反對派攻入的黎波里 歡慶奪取控制權
當地時間8月22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委員阿卜杜拉?邁胡卜表示,反對派武裝已攻入并控制首都的黎波里,目前正在市內清除卡扎菲剩余部隊,并全城搜捕卡扎菲。
邁胡卜告訴記者,21日晚間,來自米蘇拉塔、扎維耶、蓋爾揚及西部山區的反對派武裝趕到,并已全面控制的黎波里。
報道稱,反政府武裝進入的黎波里市區時,沒有遭到猛烈抵抗。有報道說,卡扎菲的私人衛隊已經向反政府武裝投降,但是這一消息沒有得到獨立證實。
法新社援引英國天空電視臺22日的消息稱,利比亞反政府武裝人員已進入利比亞首都市中心的綠色廣場,的黎波里民眾已經在廣場進行歡慶。
報道稱,現場聚集反對派人士揮舞著代表反政府力量的紅色、黑色及綠色旗幟,有的歡呼雀躍,有的朝天鳴槍、長按汽車喇叭,以表達喜悅之情。
天空電視臺記者報道說,有人撕毀、縱火焚燒印有卡扎菲肖像的海報,有的比出“勝利”的手勢,并高喊口號。
半島電視臺畫面顯示,人們將畫有卡扎菲的巨幅地毯踩在地上。
半島電視臺22日報道,利比亞反對派已控制的黎波里的國家廣播大樓。此外,反對派還決定將市中心的綠色廣場更名為“烈士廣場”。
卡扎菲數度講話誓言抵抗 二子被擒
面對嚴峻局面,卡扎菲一天內三次發表講話,呼吁全國各地的利比亞人立即站起來保衛的黎波里。
稍早時,卡扎菲政府發言人呼吁交戰雙方立即停火。這位發言人指責反政府武裝并非追求民主和人權,而只是希望報血仇。卡扎菲政府稱,北約必須對最終的流血沖突“負一切道義責任”。
卡扎菲發表講話,稱堅信自己將是最終勝利者,誓死不會離開的黎波里。他還呼吁全國的利比亞人,立即站起來保衛首都。
數小時后,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全面進入黎波里市中心同時,卡扎菲再次通過廣播,譴責反政府武裝“將的黎波里變成(伊拉克首都)巴格達”。
已經脫離卡扎菲政權的利比亞駐聯合國大使伊卜拉希姆則對英國廣播公司說,“我們預計在今后幾個小時,將會抓獲卡扎菲或者他手下的高級官員。卡扎菲政權已經倒臺。的黎波里被攻破后,其它城市也會被攻陷,所有卡扎菲的支持者會放棄抵抗。”
另一方面,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主席賈利勒對半島電視臺確認,卡扎菲的次子賽義夫?卡扎菲已被捕,目前已將其拘押在安全的地方。該委員會說,已經發出指示要求善待賽義夫,這樣可以讓他面對審判。《的黎波里郵報》稍早前援引電視媒體的報道說,賽義夫被反對派圍困在阿齊齊亞兵營附近的一家高級酒店內,當時他身邊只有私人保鏢陪伴。這家酒店也是外國記者下榻之處。
國際刑事法院(ICC)檢察官莫雷諾-奧坎波(Luis Moreno-Ocampo)22日也證實,賽義夫已被拘捕。預計賽義夫將被引渡至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受審。
今年早些時候,賽義夫與父親卡扎菲以“反人道主義罪”的罪名遭國際刑事法院發出逮捕令。
此前消息說,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的長子默罕默德?卡扎菲已投誠反對派,但最新消息說,默罕默德拒絕投降,其護衛并與反對派展開槍戰。
穆罕默德22日早些時候向半島電視臺阿語頻道證實,反對派武裝人員包圍了他的住所,在一番斗爭后將他拘捕,目前正將他軟禁在位于的黎波里的家中。不過,反對派稱,將保證他的人身安全。
資料圖: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
?
資料圖:2011年4月14日,利比亞國家電視臺播放的畫面顯示,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乘車高調巡游的黎波里,一路上還將身子探出車輛天窗,與支持者握手致意。??
卡扎菲面臨攤牌何去何從? 目前行蹤未明
卡扎菲本人目前行蹤未明。
22日凌晨,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委員阿卜杜拉?邁胡卜對記者說,反對派武裝已控制的黎波里,目前正在市內清除卡扎菲殘余部隊。
身在班加西的邁胡卜表示,自21日起,利“全國過渡委員會”便持續召開會議,商討最新的軍事進展。他說,反對派正在全城搜捕卡扎菲,并排除其離開利比亞的可能。
此前有消息稱,兩架南非飛機正停在的黎波里機場上,南非可能為卡扎菲提供流亡庇護,將他及其家人運走。但南非方面官員否認了這一消息。
消息還說,卡扎菲已經要求在南非接受治療。
據MSN非洲新聞網站22日報道,一名沒有透露姓名的南非官員強烈否認卡扎菲將被“交給”南非的消息,因為這樣會違反國際刑事法院對卡扎菲發出的國際通緝令。
南非官員稱,作為《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締約國,南非有義務必須抓捕任何被發出國際通緝令的人員,并將其送往設在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庭(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接受審判。因此,南非不能為卡扎菲提供流亡庇護。
同時,官員說,南非確實已經派出一架飛機前往突尼斯,但是是為了接回南非駐的黎波里使館的工作人員,而非卡扎菲及其家人。
本月18日,俄新網援引Albawaba新聞門戶網站的報道稱,利比亞軍方消息人士的透露,卡扎菲可能“得重病”,很快將離開祖國,將權力移交給利比亞司法部長穆罕默德?高穆迪(Muhammad Alqamoda)。
該網站稱,卡扎菲愿意在所有參與北約領導的“聯合保護者”行動部隊立即撤出利比亞的條件下離境。消息人士透露,的黎波里機場可能已經在為卡扎菲及其家人前往委內瑞拉準備飛機。據稱,這是卡扎菲政府代表與利反政府力量達成協議后的條件。但反政府力量否認與卡扎菲政權進行了直接對話。
20日,又傳出消息,美國情報人士稱,卡扎菲準備在數日內與家人出走鄰國突尼斯,但未透露確實日期和流亡條件。
利比亞副外長凱伊姆其后否認上述傳言。卡扎菲與家人目前都在利比亞,否認了反對派所聲稱卡扎菲向埃及、摩洛哥、突尼斯與阿爾及利亞等國政府提出為家人尋求庇護的要求。
分析人士認為,反對派武裝攻入的黎波里,表明這個國家的武裝沖突已進入最后時刻,反對派與卡扎菲政權面臨最后攤牌,利比亞危機最終到底以何種方式結束仍存變數。
此前,國際觀察家指出,在局勢明顯朝著不利于自己的方向發展時,卡扎菲將一一打出手中的王牌。軍事雜志《簡氏防務》的報道稱,利比亞可能有大約240枚彈道導彈,其中“飛毛腿B”型導彈射程為300公里左右。如果說卡扎菲軍隊14日發射飛毛腿導彈的目的僅僅是震懾一下反對派,那么也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即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卡扎菲方面會采取極端方式自毀油區等重地,與反對派同歸于盡。
分析人士認為,從目前情況看,還存在其他可能性。一種可能性是在的黎波里被包圍以后,由于槍支彈藥和后勤補給以及部隊增援被切斷,卡扎菲選擇妥協,比如同意交權或流亡。但是,即使卡扎菲同意妥協,也不會無條件讓步,肯定要同反對派和北約討價還價。雖然這種可能性與卡扎菲先前立場相去甚遠,也不符合他的個性,但不能排除。
資料圖:當時,奧巴馬與卡扎菲握手,現在,奧巴馬敦促卡扎菲盡快下臺
8月21日,一名利比亞反對派武裝人員在利比亞首都的黎波里西部地區在與政府軍的戰斗中搶占位置。當日,利比亞反對派方面稱,反對派武裝已控制首都的黎波里部分地區,并在部分地區與政府軍展開激烈爭奪。??
各方反應
英國政府21日晚間發表聲明說,“我們正在地黎波里目睹卡扎菲政權即將倒臺。”英國政府表示,隨著反政府武裝前進首都的黎波里,卡扎菲的末日即將到來。聲明說,卡扎菲“針對利比亞人民犯下駭人罪行,現在必須下臺,以免自己的子民繼續受苦。”
美國白宮發言人21日表示,奧巴馬總統已經聽取了有關利比亞戰局發展的最新匯報,其中包括一個美國情報組從利比亞境內反政府武力量總部所在地發來的匯報。白宮發言人說,美國政府相信,卡扎菲的“日子已經不多了”。
另據外電22日報道,奧巴馬敦促卡扎菲盡快下臺,以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奧巴馬還希望利比亞反政府武裝在推翻卡扎菲政權后,能尊重人權,帶領利比亞人民走上民主之路。
與此同時,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領導人也紛紛表態稱,利比亞戰局已進入決定性時刻。德國總理默克爾呼吁卡扎菲盡快放棄抵抗,以避免更多流血事件發生。
法國總統薩科齊敦促卡扎菲立即放棄手中權力,并要求卡扎菲及其軍隊放下武器。
薩科齊在聲明中敦促卡扎菲“不要再讓人民受無用之苦,馬上放棄權力”。他要求卡扎菲“立即命令對其仍然效忠的剩余部隊實施停火,放下武器,回到兵營”,并呼吁忠于卡扎菲的軍隊“投向利比亞合法政權”。
該聲明還說,在的黎波里及其周邊地區“決定性事件”發生之際,薩科齊“向利比亞反對派——國家過渡委員會武裝力量的勇氣表示贊賞”。薩科齊保證法國將繼續全力支持反對派的軍事行動。
法國最大在野黨——社會黨領導人、社會黨總統候選人之一的奧布里女士也于同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期待看到卡扎菲政權倒臺的一天”,并認為“事態發展很快”。
此外,路透社報道,北約秘書長拉斯穆森當地時間21日呼吁利比亞“立即”實現“和平過渡”,并表示北約已準備好與利比亞反政府力量合作,打擊卡扎菲政權。
拉斯穆森聲稱,“他們必須確保過渡是平穩和廣泛的,國家是團結的,未來是建立在和解和對人權的尊重上的”。
他補充說,北約將繼續監控利比亞的軍事設施,“確保平民不受威脅”。
與西方國家及組織對利比亞局勢的態度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2日的消息說,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發表講話,譴責西方勢力對利比亞局勢進行干預。
查韋斯說,“今天我們看見了歐洲民主政府,以及被認為很民主的美國政府用他們的炸彈摧毀的黎波里的情景”。
據悉,上周,查韋斯與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均譴責西方對利比亞進行“帝國主義侵略”。
查韋斯還曾指責西方對利比亞發動大規模軍事干預行動是為了掠奪其石油資源。
此外,韓聯社22日報道稱,今年3月,韓國政府已將針對利比亞的旅游警報上調至第四級別“禁止旅游”,然后鑒于利比亞的局勢和治安情況,決定將“禁止旅游”級別延長到今年10月14日。
韓國駐利比亞大使館臨時搬遷至突尼斯。
8月12日,俄羅斯總統梅德韋杰夫簽署總統令,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全面禁止與利比亞的空中交通,并凍結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親屬及親信的資產。
聯合國安理會今年2月26日通過制裁利比亞的第1970號決議。3月9日,俄總統簽署落實該決議的總統令。3月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第1973號決議,俄羅斯對該決議投了棄權票。利比亞局勢動蕩以來,俄方一直呼吁相關各方停止暴力行動,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
根據俄總統令,除以人道主義救援為目的和緊急迫降的飛機外,禁止俄羅斯及外國飛機通過俄羅斯領空飛往利比亞,也禁止在利比亞注冊或屬于利比亞公民的飛機使用俄羅斯領空。
俄總統令還宣布凍結卡扎菲親屬、親信及其它利比亞法人的資產和資金,并禁止其中部分人員進入俄羅斯境內。
總統令同時規定,如果俄方獲悉前往或駛離利比亞的船只運送包括雇傭兵在內的與利比亞軍事行動有關的人員,或者運送今年3月9日俄羅斯總統令中規定的禁運貨物,俄羅斯軍艦有權在公海對這些船只進行檢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