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批發越批膽越大
用人權是縣(市、區)委書記最為重要的一項權能,這從近年來落馬的縣(市、區)委書記中“賣官”幾乎成為一道不變的風景就可以得到證明。張松堅也不例外,不過,他賣起官來更為張狂和觸目驚心。
張松堅在滁州市南譙區和明光市當書記的10年間,正是其“賣官”最為瘋狂的10年。據法院終審認定,張松堅任職于明光市期間,先后收受了132名黨政干部的賄賂,賄賂所得贓款占其受賄總額的將近一半。這132名干部中,絕大多數所請托的都是為了個人的提拔升遷或者調整到好一點的崗位。在來者不拒式地收受好處后,張松堅基本上都能滿足請托者的意愿鄉鎮、市直機關甚至市委市政府的班子成員崗位,基本上都被其一個蘿卜一個坑地安插殆盡。
丁某原是明光市泊崗鄉鄉長,2004年至2008年,先后6次共送給張松堅13萬元后,便從鄉長升任鄉黨委書記、明光市工業園區管委會主任(副處級)。而原任泊崗鄉黨委書記的劉某,為得到職務上的升遷及感謝張松堅的關照,先后5次共送給張松堅5.5萬元。2004年2月,在張松堅的安排下,劉某任明光市政府辦公室主任。
同樣是在泊崗鄉,原任該鄉黨委副書記的馬某為了感謝張松堅將其提拔為太平鄉鄉長,于2004年中秋節前送給張松堅5000元。2005年春節后,馬某為了任鄉鎮黨委書記,送給張松堅1萬元,2006年3月,張松堅安排馬某任柳巷鄉黨委書記。2006年上半年,為了能當上明光市副市長,馬某又送給張松堅2萬元,2007年初,在張松堅的關照下,馬某當選為明光市副市長。就這樣,送一次提拔一次,張松堅共收受馬某賄賂4萬元。
張松堅不僅對鄉鎮、市直單位的干部任職說了算,就是一些想進入政府班子的人也得看其臉色。除后來當上副市長的馬某外,明光市政協原副主席郝某為了感謝張松堅幫助其當選明光市副市長,以及在工作中給予的關照,于2004年至2007年共送給張松堅3萬元。
對于掌管著“個人進步”的市委書記,不僅要想辦法巴結,而且萬萬得罪不起。時任明光市招信鎮鎮長的陳某,為了緩和與張松堅的緊張關系,并希望得到他的關照,不得不“忍氣吞聲”送給張松堅1萬元。池河管理所原所長夏某也是出于這一考慮,送給張松堅2萬元;后來又為了在明光市西徐碼頭上訪事件中不受處理,夏某特地跑到張松堅住處送去1萬元。
在調任明光市委書記后的5年里,張松堅批發官帽時為什么會如此明目張膽?辦案人員分析說,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在南譙區任職期間的所作所為未被及時發現和受到查處,以至于讓他越來越無所顧忌。據法院認定,1997年2月至2003年3月,張松堅先后收受南譙區19名黨政干部賄賂款物近15萬元。
1997年6月至2003年,時任南譙區財政局副局長的項某先后被提拔擔任南譙區財政局局長、南譙區副區長等職,而項某8次共送給張松堅3.1萬元。2001年初,張松堅將光某提拔為南譙區農業局局長,為了表示感謝,光某送給張松堅7000元的購物卡。1998年至2003年,原任南譙區糧食局局長的楊某為了感謝張松堅將其提拔為南譙區區長助理、南譙區副區長,6次共送給張松堅現金及購物卡1.4萬元……
任兩地書記,賣官10年,張松堅幾乎沒有受到任何監督制約,他也因此突破了官德的底線,變得更加驕狂起來。
關照了企業也養成了“唯我獨尊”
在用人上大搞批發的張松堅,在管經濟上也經常是“大手筆”。據法院終審認定,張松堅在明光市任職期間,僅在企業土地征用、變更、開發,購買酒廠及企業稅收等方面幫助協調,就收受8家企業的9名老總的賄賂200余萬元。
2004年至2007年,明光華亞加亞工業園董事長和總經理為了在土地征用、變更、開發等事宜上得到張松堅的幫助,送給他35萬元。2006年至2007年,明光某酒廠老總為了感謝張松堅在其購買酒廠及協調企業稅收等事情上的關照,3次共送給張松堅60萬元,每次都是20萬元。倪某是明光市一家消防器材廠的董事長,為了感謝張松堅在該廠改制及征用土地方面給予的關照,分4次送給張松堅60萬元,最少的一次也有10萬元。
明光市有一家油脂企業,該公司董事長很想讓自己的企業進入明光市工業園區,為此,他將5萬元現金放在茶葉盒內送給張松堅。這一招果然管用,兩個月后,在張松堅的幫助下,該公司順利進入工業園區。此后,該公司董事長為了請張松堅幫助協調公司的土地盡快得以拍賣,又送給張松堅5萬元。
金某是浙江商人,在明光市成立了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為得到及感謝張松堅在其開發明光浙玉花園項目過程中給予的幫忙和關照,分5次送給張松堅26萬元。
對手下的干部頤指氣使,收下錢后又“體貼入微”,把能辦的不能辦的事都給辦了;與商人老總稱兄道弟,收下錢后又“鞍前馬后”,服務了一方經濟的同時,個人也撈得個盆缽滿盈。正是在這樣的玩權弄權之中,張松堅完成了獨步一方、唯我獨尊、說一不二的“人生嬗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