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三個季度,各類風格板塊均表現低迷、熱點板塊頻繁切換且很少有持續的亮點出現,經濟轉型催生的結構市特征明顯。對此,基金公司紛紛主打“主題基金”牌。記者統計發現,近兩年來市場上主題及行業性基金迅速擴容到43只,此外還有12只主題基金排隊待批。主題投資在弱市有什么“獨門絕技”?面對這波主題投資熱普通投資者該如何抉擇?對此,記者采訪了工銀瑞信主題策略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曹冠業先生。
外圍市場引發恐慌
“千股”齊喑線索難尋
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9月30日,今年以來上證指數跌幅已達14.59%。市場人士分析,在中國水電及陜西煤業年內兩大IPO的沖擊下,股指向下擊穿2400點,“十一”節前創出了新低。
好買基金網資金流向監測也顯示目前市場信心不足。整體市場呈現地量地價、“千股”齊喑的弱市調整狀態,投資者觀望情緒濃郁。
目前正在發售的工銀瑞信主題策略擬任基金經理曹冠業分析說,下半年以來歐洲深陷債務危機泥潭,美國、日本、意大利主權債務評級的下調導致各大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造成全球投資者悲觀情緒彌漫,國際資本市場的變化影響在A股顯現。加上近期公布的國內經濟數據并不樂觀,上市公司經營業績下滑,資金面也比較緊張,短期內市場將維持震蕩探底態勢。
A股陷入“滯漲”迷局
投資思路需轉變
曹冠業表示,目前從技術面、基本面分析僅能發現一些階段性、結構性機會,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及經濟轉型的深入,投資思路也應該從驅動未來股市重新向上的趨勢性深刻主題入手,尋找未來兩到三年內一些大的機會。
“現在A股市場主要的問題是上證綜指失真,指數權重未充分體現經濟轉型的趨勢。具體來看,金融地產就占據了三四十多點;鋼鐵有色、資源原材料等行業權重也比較大。中國經濟過去20年曾經出現幾次較大的經濟格局變動,同時期A股市場也相應出現許多超額回報的代表性上市公司,集中體現在這些權重藍籌股上。而現在經濟轉型進入一個深水區,未來七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催生一個新格局,A股市場將再次面臨新的重大投資機遇。綜合考察受益經濟轉型方向的上市公司基本面情況,選擇那些經營穩健、財務狀況良好,具有行業領先優勢并且估值合理的上市公司進行投資,可以收獲超額回報。”
“以新材料為例,新型材料跟很多新興產業是掛鉤的,而新型材料是新興產業發展的一個瓶頸,比如說新能源發電,節能環保,高端設備制造,我們主要的投資邏輯是在新能源的一些應用,像光伏、稀土、鋯材、非晶帶材。新興產業本身會每年27%的增速,新型材料的收入和利潤應該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鳥巢是用一種名字怪異的新材料建起的,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上了風力、太陽能發電,我們越來越習慣于上微博,”曹冠業告訴記者,這些變化的背后都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會,他堅信,在未來3到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幾乎所有的投資機會都不會偏離這幾個方向:新能源設備制造與運營、改善人類生活品質與體驗的消費服務、新材料研發和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
主題投資熱度不減
如何挑選主題基金?
低碳環保、綠色經濟、新興產業、通脹通縮、消費升級等等,如此眾多主題基金,究竟該如何選擇?曹冠業建議投資者,選擇主題基金投資首先要認識“主題投資”。
曹冠業表示,有別于傳統的價值投資以及行業配置策略,主題基金摒棄了傳統的地域和行業概念,著眼于市場長期驅動因素的跟蹤,屬于長期投資策略。因而具有更強的前瞻性和更大的靈活度。在震蕩結構市中,主題基金往往以一個或多個主題為核心,追蹤長期性主題趨勢,又動態把握短期的概念、題材、熱點投資主題,還可參與定向增發、事件驅動等特殊機會,在結構市優勢明顯。
“其次,需要注意主題投資與熱點炒作有著本質的區別。一般熱點題材投資往往依賴于特殊事件或某種預期,資金短暫進入引發投資熱點,屬于短期投資策略。”曹冠業解釋。他建議投資者應該選擇那些與國民經濟的長期發展趨勢及社會的長期發展密切相關的長期主題基金。
以工銀瑞信主題策略基金為例,該基金主要投資于那些改變人們生活方式、消費習慣、生產方式的深刻主題,如新能源的設備制造和運營、主題是消費服務、新材料運用和資源、新一代信息技術以及一些特殊機會等。在追蹤長期趨勢性成長機會的同時,兼顧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操作,從而幫助投資者分享中國經濟結構轉型過程中的投資收益。
?
曹冠業
法國馬賽經濟科技法律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法學碩士,CFA,FRM,13年證券投資從業經驗,2002年8月至2005年12月2007年8月28日,先后擔任結構基金部基金經理、亞太結構基金投資主管、香港中國股票和QFII基金投資經理;2007年11月至2009年5月,擔任工銀核心價值基金經理,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擔任工銀全球配置基金經理,現為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權益部投資總監。
?
???相關新聞
?
A股暴跌溯源:資金寄望短期投資收益懶理股市?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