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3日消息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首次交會對接任務的成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再邁關鍵一步,進入“三步走”戰略第二步第二階段。在中國載人航天的前進之路上,光榮與夢想同在,質疑與不解也與之相隨:
載人航天對百姓生活有什么意義?巨大花費是否合理?在現實問題尚未解決的情況下,“問天”之追求,是否只是一場的不切實際、追逐政績的“面子工程”?
事實上,除了不言而喻的精神力量外,中國的載人航天工程,從來腳踏實地,從未與現實脫節。
載人航天的發展,帶動了諸多尖端科技的發展。
載人航天涉及的高新技術領域眾多: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航天醫學、空間科學……正是在攻克一系列技術難關的過程中,帶動了一大批高新技術領域的水平提高,促進了我國諸多領域科學技術水平的進步。
“這些領域的高新技術誰也不會賣給你,是花多少錢也買不來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高級顧問王永志說,科技實力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尖端科技的取得,只有依靠自身的力量獲得。
載人航天的發展,帶動了國民經濟的發展進步。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上世紀60年代,美國的整個“阿波羅”登月計劃共獲得了3000多項專利,并使美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受益匪淺。有3萬多種民用產品得益于研制航天飛機發展出的技術。其人工智能、遙感作業等技術的轉移又為整個工農業的繁榮起到了推動作用。
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錢,將會產生7元至12元的回報——這是美國、歐洲多家研究機構采用不同模型和方法的評估結果。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同樣對經濟發展意義重大。無論是衛星通信、電視還是衛星導航,無論是航天育種還是新材料、新藥品的研究,都已經取得了足以影響普通人生活的進步。
可以預計,載人航天工程的實施,必將會繼續帶動和促進一大批相關產業的發展。
雖然距建造空間站并在其上開展空間實驗尚有距離,但,載人航天工程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趙光恒說,神一到神七上已經開展了一系列的空間實驗和應用,完成了30多項空間科學與應用任務——
“神舟”飛船進行了搭載太空誘變育種實驗,培育出了許多具有很高應用價值的農產品和藥用品;利用載人航天器,航天員還可以監測地球磁場,探尋石油、礦藏和地下水源,觀察農作物的長勢等……
而地球上第70億個寶寶降生的消息,令人們更加清楚地意識到,地球資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載人航天活動,就是人類擴展活動領域和進一步大規模開發與利用空間資源的重要手段。
當地球不足以容下人類的腳步,我們的目光,必然投向天際。可無盡探索的科學與未知的宇宙,迫使我們將眼光放得更長遠。
仰望星空,并不妨礙腳踏實地;深謀遠慮,當然不等同于一枕黃粱。中國人追天的腳步,走得快,更走得穩;走得浪漫,更走得實際。
腳踏實地、為民造福、拉動經濟、承載希望……中國載人航天,是實打實的事業,絕非“面子工程”。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