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5時58分,神舟八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海口網11月3日消息??2011年11月1日清晨,神舟八號飛船從西北戈壁灘成功發射。已進入近地軌道的飛船將于兩天內完成與中國空間實驗室雛形——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的首次空間交會對接。這次交會對接試驗將為我國2020年左右建立空間站奠定重要技術基礎。試驗成功后,我國將成為繼美國、俄羅斯后第三個完全獨立擁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
=== 專家詳解 ===
神舟八號總設計張柏楠:
“神八”具體有哪些方面的完善?
由于交會對接對飛船的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神舟八號上配備了運算能力更大的計算機,對控制系統能力進行了升級。
交會對接的組織實施有怎樣的難點?
從控制上看,以前的任務中只需控制一個飛行器,現在要同時控制兩個飛行器進行飛行。天宮一號入軌后,首先要進行目標飛行器的狀態進行檢查,要把軌道和相位調整到具備對接條件的位置上,滿足特定的角度要求。
載人航天空間應用系統總設計師趙光恒:
神八將展開17項國際前沿生命科學實驗項目
空間無限、科研無限、應用無限。我國取得的成果,全人類都將受益。這次開展的主要是空間生命科學實驗,以中德合作的方式進行。17項實驗可以分為四類,分別是基礎生物學、空間生物技術、輻射生物學、先進生命支持系統中生物學問題,涉及植物、動物、微生物和水生生物,都是跟蹤國際前沿安排的實驗項目。開展空間生命科學實驗,主要是利用飛船在軌飛行的微重力效應和輻射效應。通過開展中德合作,可以為雙方科學家提供生命科學研究空間實驗的機會,期望能在這幾個方面獲得更多新的實驗數據和研究成果。
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
改進上百項,可以說是一枚新研制的火箭
長征二號F遙八火箭是長征二號F火箭的改進型,但基本可以說是一枚新研制的火箭。研制中繼承了一期的許多技術和狀態,同時進行了許多改動,改進的項目總數達到了190多項,主要包括:更換了新的整流罩,采用了新的制導方式,電磁產品的更新換代等。
11月1日,神舟八號飛船即將發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各項工作準備就緒。新華社記者王建民攝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陶建中:
對接結構在地面已進行1101次試驗
對接機構在我國是一項全新技術,許多問題都是以前從未遇到的,其中最主要的技術難點有四個方面:一是如何保證兩個飛行器相撞時“不撞壞、不彈開”,軟硬適度;二是如何保證很多相互矛盾的動作(如推-拉、合-分等)組合在一起具有高可靠度;三是許多復雜的產品要協調安裝于周邊,中間留出人孔通道,如何實現系統集成;四是如何在地面充分試驗、模擬天上微重力情況下的對接分離過程。對接機構在“上天”之前,已經在地面上進行1101次對接試驗、647次分離試驗。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主任設計師石泳:
“神八”與“神七”不同在哪里?
安全舒適的飛船系統:“神八”的返回式坐椅體現了設計人員的綠色理念。最終確定了用壓縮空氣來取代燃氣,并相應地增加了一套氣源組件系統作為動力源。壓縮空氣的使用,意味著即使發生泄露也不會對航天員的身體產生任何不利影響。在返回時,航天員承受的沖擊力大,為了讓航天員著陸時感覺更舒適,此次“神八”的坐椅也作了相應改進。
載人航天發射場系統副總指揮張道昶:
詳解執行神舟八號飛船發射的任務及特點
與天宮一號相比,這次執行神八發射任務有三個突出特點:一、神八任務與天宮一號任務、衛星任務等航天發射任務交叉并行。二、任務準備時間短。三、神八發射零窗口。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童旭東:
“組合體飛行”和“長壽命運行”帶來的新考驗
“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進行對接后,將在太空中以“組合體”的方式運行。除此之外,首次交會對接任務將面臨“低軌道、長壽命”的考驗。由于低軌運行,將會經受原子氧、大氣阻力、地球磁場等一系列環境考驗,這將對飛行器可靠性帶來一定的難度。
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錢衛平:
空間站管理新需求將引領載人航天測控通信網發展方向
天宮一號作為一個空間實驗室,將在軌運行2年。此前的神舟飛船系列任務,主要是解決單項技術問題,在太空駐留持續時間相對有限。而未來的空間站將長期在軌工作,這就決定了針對它的飛行控制模式要隨之改變。
圖表:神舟八號/天宮一號在自主控制階段怎樣進行空間交會對接 新華社記者 王永卓 孫彥新作
===交會對接全解讀===
對接分為八個步驟約需十分鐘時間
??? 當“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在同一時刻以同樣的速度到達同一個地點順利交會,兩個飛行器的速度、位置、姿態、偏差等11個參數滿足對接的初始條件后,飛行器就將停止控制,讓它們根據慣性進行碰撞,整個對接過程一共大約需要十分鐘時間。
天宮一號做好準備迎神舟八號
從9月29日夜晚開始,天宮一號經歷了發射入軌、變軌控制、在軌測試三個重要階段,目前已做好各項準備工作,將與神舟八號共同迎接這歷史性一刻的到來。
期待神舟八號和天宮一號的深情相擁
32天又8個小時前,中國第一個目標飛行器天宮一號從同一發射塔架升空。繞地球飛行485圈之后,這枚中國目前體積最大的載人航天器已降軌進入距地面約343公里的交會對接軌道,等待神舟八號前來相會。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