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消息11月18日? 昨晚,神八返回艙著陸后,在7.5小時內返回艙搭載的中德17項空間實驗項目的生物培養箱從返回艙內拆下。18日0時許,神舟八號飛船搭載的有效載荷平安運抵北京,載荷被迅速運往中國科學院實驗室,進行進一步處理。
據了解,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中首次在空間科學應用領域開展的國際合作,生物實驗箱由德國研制。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總體部總體室主任設計師趙黎平告訴記者,生物培養箱內共進行基礎生物學、空間生物技術、先進生命支持系統中的生物學、空間輻射生物學等科學研究,包含中德17項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其中,中方10項、德方6項和中德科學家合作1項。
趙黎平說,“空間簡單密閉生態系統探索研究”作為唯一的中德聯合實驗項目,由中科院武漢水生生物研究所和德國聯合實施。她說,在注滿營養液的一個“香煙盒”大小的盒子里,藻類、水泡螺、細菌等一起構成一個封閉生態系統和生物鏈。由于太空中沒有生命生存條件,盒子中的生物要想存活,可以用化學、物理方法制造出需要的氧氣和水。趙黎平表示,若實驗成功,將進一步有利于今后航天員、人類長期駐留太空。(見習記者劉錕)
昨晚,神八返回艙安全降落。作為世界上最年輕的飛行控制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再一次經受住了考驗,以100%的測控成功率,創造了中國航天史上的新輝煌。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不僅有10多項關鍵航天飛控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在這次任務中又成功突破了多項載人航天飛行控制技術。北京飛控中心主任、交會對接任務測控通信指揮部指揮長陳宏敏說,針對天宮一號從工作軌道進入交會對接軌道飛行時間間隔長、次數多和空間環境參數復雜等特點,指控中心建立不同飛控力學模型、研究空間環境參數辨識策略,提高了長期預報精度。
?
相關鏈接:
“神八歸來”,帶給我們什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