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1月28日消息??“20元的鏡架,200元賣你是講人情,300元賣你是講交情,400元賣你是講行情。”在眼鏡行業,有著這樣一句順口溜,眼鏡業的暴利可見一斑。就在人們漸漸習慣“被高價”的時候,武漢最近出現了一種眼鏡超市,記者調查發現,同一個品牌的眼鏡,在這里的賣價只是傳統眼鏡店的三分之一,一時間吸引了大量的消費者。
然而,接連幾天,該超市卻遭受到上游供貨廠家的撤貨,理由是賣價太低。小小一副眼鏡背后究竟有著怎樣的利益鏈條?記者近日做了一番探訪。
事件:眼鏡平價賣遭遇廠家撤貨
本月23日一大早,記者接到三泰眼鏡超市經理打來的求助電話,稱“因為店里眼鏡賣得便宜,廠家要上門撤貨”。
按道理說,廠家生產的眼鏡供給眼鏡零售商,只需要保證自己的利潤空間即可,何以要干預零售市場的價格,從而作出撤貨的決定呢?這背后又有何內幕呢?記者決定喬裝成該眼鏡店的員工,等候廠家的出現。
上午10時左右,三泰眼鏡超市總經理辦公室來了一個30多歲的男子,在他遞出的名片上,寫著一家香港某光學眼鏡有限公司的名稱,代理的品牌有阿凡達、駱賓王等6個。這個男子坐定后,開門見山,“我的貨在這里賣得太便宜,別的商家都找上門投訴了。沒辦法,不能因小失大,只好給你撤貨了”。
三泰老板一聽有點急了:“我賣得便宜,是我的事。別的商家不滿意,可以競爭啊。”
該男子無奈道出了真相:“您這個說白了就是破壞了市場的潛規則。一副眼鏡別的專賣店賣4000元,你這里只賣1000多元。別人賣400元,你這里賣100多元,長此以往,客人都跑來這里,別的商家怎么生存。”“那他們也可以降價賣。”三泰經理兩手一攤說。
廠商男子一聽也急了,說得更加直白了:“眼鏡就是個暴利行業,你一副眼鏡賺個幾十元、百來元有意思嗎?別人賺一副你這里要賣好幾副。再說,別家在一樓的門面一年租金就幾百萬,怎么可能降價賣。”“那他們也可以改變商業模式,不一定要租一樓門店,也可以像我們一樣上樓經營。”三泰老板說。
之后的談話又持續了半個小時,廠商男子執意要撤貨,最后,他當著滿店的店員和顧客,將該公司擺在三泰眼鏡店里的貨品全部打包帶走,只剩下空蕩蕩的貨架。
三泰老板表示,這樣的撤貨電話,最近幾天接到的不下三四個,當天是第一個上門撤貨的。“我們薄利多銷,讓消費者得個實惠咋這么難?”三泰老板長吁一口氣感嘆道。
探訪:同品牌不同店價格相差數倍
誠如眼鏡廠商男子在談話中提到的,同一某品牌眼鏡,在眼鏡超市賣千元,而在傳統眼鏡店賣到數千元。這種情況在市場上究竟是個案,還是普遍現象,記者隨即做了一番調查。
以精工牌的眼鏡鏡架為例,記者先后走訪了多家眼鏡店發現,三泰眼鏡超市,普通精工鏡架零售價為每副365元;在武昌街道口一家品牌眼鏡店,該品牌鏡架根據款式不同,售價在798元到898元不等;而在中南路的一家品牌眼鏡店,精工鏡架售價在608元至1080元。
記者又查看了都彭牌眼鏡的售價,在三泰眼鏡超市賣1850元一副,而在中南路一家眼鏡店賣到了4000元以上,價差達2000元之多;又如阿瑪尼女性鏡架在眼鏡超市賣398元,但在一些傳統眼鏡店賣到了1500元以上;再如法博奔馳,眼鏡超市賣600元左右,而在一些傳統眼鏡店賣到了1500元以上。此外,還有阿瑪尼、華倫天奴等品牌,眼鏡超市與傳統眼鏡店的價格差距至少在一倍以上。
不僅是鏡架,鏡片價格更是離譜。在傳統眼鏡店,邦威牌1.56的綠膜眼鏡片售價28元一對,而在傳統眼鏡店賣到了150元以上;邦威牌1.60的雙抗眼鏡片,眼鏡超市賣68元,而在有的傳統眼鏡店賣到了300元以上。
原因:經營模式決定成本高低
那么,為何同一品牌的眼鏡,在眼鏡超市可以賣這么便宜呢?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說到底,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經營模式,說白了就是“直供”。
他透露,在國內,眼鏡的生產廠商有上百家,多集中在江蘇丹陽和深圳兩個地方。眼鏡從出廠到上市,先由廠商供貨給全國總代理商,然后全國總代理再把貨批發給省級代理商;接著,省級代理商供貨給地市級代理商;最后,各個眼鏡店再向地市級代理商進貨。而一副眼鏡,每經過一層代理,價格都會翻倍,所以,最終到達眼鏡店時,賣價已經比它出廠時的價格翻了4到5倍以上。
而眼鏡超市的經營模式是“薄利多銷”,即直接找廠商供貨,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再加上一部分合理利潤,就構成了眼鏡的價格。
該人士還透露,目前,市場上流通的眼鏡品牌多達上千種。品牌過多,消費者本身沒有判斷力,無形中也給商家抬高價格制造了漏洞。
此外,眼鏡還貴在“房租”上。“在傳統的眼鏡店,一副品牌眼鏡不計利潤白送,價格都在兩三百元以上。”據知情人士透露,消費者與其說花錢買眼鏡,不如說花錢幫眼鏡店分攤房租。
一般來說,傳統眼鏡店,選址一般都是在繁華的商圈,店面一定選在一樓。眾所周知,一樓的房租相對是最高的。而開店要賺錢,所以,房租就需要消費者“幫忙”買單。眼鏡超市則不同,其店面盡量避開人氣最旺的商業繁華街,而選擇一些人氣稍微遜色的街道開店,且盡量避開一樓,到二樓、三樓去開店,房租成本僅是傳統店的十分之一。
據記者了解,事實上,廠商對于眼鏡零售店實行什么經營模式從不干涉。上述的那位廠商代表也表示,只要自己賺到錢,零售店賣什么價位,廠商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此次廠家撤貨,只是因為受到傳統眼鏡店的施壓。
原來,供貨商與傳統眼鏡店之間多為賒銷模式,也就是說,眼鏡放在傳統眼鏡店里,賣出去了供貨商才能拿到錢。一些傳統眼鏡店通過給供貨商施壓,“你不從眼鏡超市撤貨,就不給你錢”。在目前武漢市場還是以傳統眼鏡店為市場主流的情況下,供貨商為了利益考量,選擇了偏袒傳統眼鏡店。
監管:不干涉價格但可管價格行為
對于目前同一品牌的眼鏡,不同店價差很大的市場現象,記者采訪了武漢市物價局。
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眼鏡商品對市場放開,由企業自主定價,所以同一款眼鏡,在兩家不同的眼鏡店賣價不同,這是允許的。對于價格“暴利”一說,究竟價格翻多少倍才算暴利,相關價格法令中尚無界定,所以無法對其進行處理。
不過,物價部門可以不管價格,但可以干預企業的價格行為。比如,某家眼鏡商店一款標價4000多元的眼鏡,長期打折出售,如果舉報者能夠提供商家沒有按原價銷售過的證據,可視為虛高原價等價格違法行為。
聲音:消費者:商家應公平競爭
對于眼鏡市場,不少消費者都大致知道“眼鏡是個暴利行業”。不過,長期以來,在眼鏡市場“處處高價”的環境下,不少消費者都形成了“高價就是好”這樣的消費意識。采訪中,有的消費者就認為,一分錢一分貨,高價代表著它的品質可以信賴。
但是,低價不一定代表眼鏡的品質就低。“我們所售上萬款眼鏡都經過技術檢測部門檢測,所有驗光設備、磨邊儀器均為進口設備,驗光師也有國家資質。”三泰眼鏡店老板如是承諾。
相對于以上兩種意見,有更多受訪的消費者表示,“價格高低,品質如何,商家宣傳很重要,但消費者更重視的是實際消費體驗,這一點最重要。”
還有的消費者表示,傳統眼鏡店也好,眼鏡超市也好,市場有競爭,對消費者就是好事。對此,政府應該努力營造公平競爭的環境,商家也要良性競爭,公平競爭,這樣的商家才能走得更遠。
鏈接:記者了解到,平價眼鏡店遭遇廠家撤貨,在全國其他地方也發生過。
據外媒報道,2006年,山東濟南的一家平價眼鏡店就遭遇過廠家撤貨。此外,還有北上廣等一些城市也都發生過類似現象。原因都是傳統眼鏡店與平價眼鏡店的利益之爭。
不過,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平價眼鏡店未來和電器大賣場一樣,是市場發展趨勢。“目前,在武漢市場,平價眼鏡店不多,傳統眼鏡店仍占據主流,對市場影響力較大。但未來越來越多的平價眼鏡店開業時,原本虛高的眼鏡必然要降價,眼鏡的商業業態必然要向平價店轉移。”一位業內人士這樣說。
?
???相關新聞:
湖北“輪椅媽媽”:雙手“走”出堅強路(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