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定書是關鍵
【法新社德班11月27日電】資深聯合國氣候進程觀察家們在就周一開幕的德班氣候大會發表預測時意見不一,但是所有人都預料大會不會取得重大突破。
分析家認為,由于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制定了過高的目標,差點導致談判破裂,因此在德班,心有余悸的談判代表們已經降低了目標。
總部在華盛頓的關注全球問題科學家聯盟的奧爾登·邁耶和其他專家表示,所有這一切的關鍵取決于《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屬的《京都議定書》的命運。《京都議定書》是世界上唯一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協議。
該議定書的第一承諾期將于2012年底到期。按照該議定書,富國必須在1990年的基礎上降低碳排放最大約5%。而被免除此類限制性要求的發展中國家則希望發達國家能夠延續承諾。???
美國曾經在《京都議定書》的起草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在 2001年卻選擇置身事外。世界最大的排放國中國自行制訂了改善能源效率的目標,但是卻拒絕接受全球制度下的碳排放削減目標。新興大國印度和巴西也是如此。
只有目前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到全球總排放量 11%的歐盟愿意繼續作出承諾。
三種可能結局
奧爾登·邁耶說: “人們正在談論德班大會可能出現的三種情形。”以下是他簡要闡述的從取得適度進展到陷入完全僵局的三種可能。
最佳情形以歐盟為首的少數《京都議定書》簽署國接受新的碳減排義務,其前提是美國和中國支持 “路線圖”計劃。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法學教授丹尼爾·博丹斯基說: “具有政治意義的第二次承諾期將確立另一個從屬于《京都議定書》的進程,從而使該議定書繼續存活下來,并能因此再堅持戰斗一段時間。”
中間道路德班大會未能實現對《京都議定書》承諾的順利延續,因為華盛頓拒絕加入內容廣泛的未來氣候協議,奧巴馬政府無法于選舉年中在華盛頓推銷出這樣一個協議。
不過也還能取得一些進展,從而有助于推動氣候基金的正常運轉,并制訂出具體計劃以促進植樹造林、技術轉讓以及出臺和修訂減排監督與核實的新條例。
最差情形人們由于感覺《京都議定書》已死而產生憤怒,加上發展中國家擔當不起領導責任,從而導致阻力,甚至殃及坎昆會議上作出的決定。這將會使我們重新回到某種危機的狀態,人們將會質問這個聯合國進程究竟想要帶來什么?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