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安房養了11條狗幫他保衛家園,防人強拆
被威脅“要取他人頭”
張安房曾一度擔心家人安全;2008年夏,張家被停水斷電,他和年邁父母困守黑屋。2007年底,朝陽街上只剩下張安房等兩戶人家,另一戶住的是,張安房的丈母娘。2007年11月,房地產公司申請對張家行政強拆。
一天夜里,張安房看見幾個黑色身影,在街邊砸路燈。沒幾天,下水道被堵,公廁被拆,并陸續有無業游民在張家門前晃蕩。
張安房認為,這是開發商雇傭的黑社會。先前鄰居被強拆時,他瞥見開發商給這些人分發數百元的勞務費。張安房擔心女兒安全,叮囑張楠走路要走大道,看見陌生人盯梢就趕緊打電話回家。晚上九點,他就舉著手電,站在街口巷子等著女兒。那段時間,張安房睡覺特別容易驚醒。他把父親做木匠活兒的工具箱搬到床下。半夜稍微有個動靜,他就跳到窗口,看看是不是有人來砸窗戶。
2008年夏季,強拆沒有出現,但張家的水電突然沒了。
一大早,張安房舉著半截電線沖出門,朝著對面的施工工地大吼:“誰干的?有本事出來。”沒人應聲。
張安房氣沖沖地去找供電公司要求恢復用電。他看見,供電公司的工人剛爬上電線桿,就有一群年輕人站在電線桿下,拤著腰,揚言誰敢通電就打誰。
第二天,張安房領著一家老小,睡在了市政府信訪辦。他要求政府盡快通上水電。結果一直沒下文。從信訪辦回來,張安房坐在父親床邊,勸父母搬出去。老父親干枯的手一把抓住兒子,嘴里念叨,不走,不走,兩行淚瞬間淌下。張安房妻子回憶說,那天,張安房走出屋子,蹲在墻角,掩面許久。
那批年輕人又來找張安房,警告他老實點。領頭的人指著張安房鼻子說:“你信不信我花10萬塊錢買你的人頭?”
張安房瞪圓了眼睛:“你信不信我一分錢不花要你的人頭?”
日子從未這么難熬。
艷陽高照的正午,張安房在密不透風的黑屋里,給身旁的父母不停搖扇子。他害怕40℃的高溫讓老人中暑。而剛把老人移到屋外,臭水溝里的花蚊子又成團涌上來,幾分鐘老人被蜇得渾身是包。
有鄰居議論,張家兒子真不孝順,拖著八九十歲的老人住在這里,不就想當談判籌碼,多拿幾套房嗎?
王愛玲聽了很不舒服。她勸張安房,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這樣痛苦地堅持?
“人活著為了什么?為了尊嚴。”張安房說,“他們希望逼退我,看錯人了”。
磚塊與燃燒瓶對峙
2009年行政強拆中,樓下扔來燃燒瓶,張安房以磚塊還擊,妻女受驚求他適可而止。
為守住老房,張安房從朋友處借來一只藏獒,又去市場上買來七條狗。其中四條,取名為“保保”、“衛衛”、“家家”、“園園”。每當有陌生人靠近老屋,院內的狗就從四面八方躥出,狂吠不止。每個月買的狗糧要花一千多,那是張安房一個月的收入。他覺得值。自打養了狗,陌生人不敢靠近張家。他也能睡個安穩覺。張安房還買來攝像頭,裝在四個方位,以便日后取證。他也寫上訪材料,大多都石沉大海。
2009年11月30日,行政強拆來了。
當挖掘機開到門前時,張安房一個人站在自家三樓陽臺上。他看了看樓下的人群:警察,房地產公司的人,圍觀群眾,還有成伙兒的青壯年他稱之為黑社會。慌亂中,他忘記打開發電機和攝像頭,下意識攥緊了手中的磚頭。那些磚頭是張安房準備在陽臺上搭狗窩的。
當樓下飛來磚頭和燃燒瓶時,張安房以磚頭還擊。混亂中,他的頭部被擊中,流了血。張楠看著雙腿發軟,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王愛玲慌了,想著趕緊找頂帽子給張安房戴上,找了好久,沒找到。
行政執法局領隊叫了暫停。
九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至今埋怨,“沒辦法,張安房太硬了。萬一鬧出人命,領導的烏紗帽保不住,誰愿蹚這趟渾水?”
強拆不了了之。
沖突后,張安房去醫院檢查,醫院診斷病歷上記錄著:頭面部和腹部因爆炸致傷。張楠求他:“你扭轉不了形勢的,別那么硬了。”
張安房搖著纏紗布的腦袋:“我一個人和他們拼了。你和你媽好好生活,過你們的。”
張楠哭了:“你要是沒命了,我們怎么活?”
“自私”,張楠埋怨父親,“在他的眼里,房比命重要。”
今年1月,《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頒布實施,行政強拆被叫停。現在要強拆張家房子,只能走司法程序。又一輪談判開始。
蚌埠市行政執法稽查支隊隊長陶建龍來找張家人談。三弟張寶安希望張安房“務實”些,別再守著“尊嚴”。
陶建龍說,開發商答應給張家三套新房,兩套二手房,但要補償新舊差價,一套房補12萬。張安房不同意。他只同意一套房補5萬。談判破裂。
區委書記調解未果
張安房“抗拆”使安置房無法興建,拆遷戶上訪;區委書記來調停
張安房沒料想,與開發商的持久戰中,老父親張貽勝未住上新房,則先去世了。
在2009年夏天,張貽勝因酷暑難耐,活動不便,臀部開始潰爛。到了2010年,褥瘡蔓延到整個背部。
張安房決定給父親在外租房,連跑半個月,房東一聽說有九十多歲的老人,怎么也不愿租。
2010年冬天,張貽勝因腦梗塞離開人世,臨終前囑咐張安房,一定要為三兄弟爭取到房。
出殯那天,張安房死命抱著墓碑,放聲痛哭。“阿大(即父親),我一定要替你完成遺愿。”這句話,他反反復復念著,腿一軟,哭暈過去。
張家人認為,若不是斷水斷電,老父親不會這么快過世。
張安房的抗拆,影響了朝陽街的棚戶區改造工程。原定于在2009年4月,四百多戶拆遷戶全部完成安置,但因張家拒不搬遷,有兩棟房無法建設,有二十多戶無法回遷朝陽街。拆遷戶開始去政府上訪。
今年春天,蚌山區區委書記王長雙來到張家。
坐在蟲蠅亂飛的樹下,張安房對王長雙說,房子的事兒先不談,現在外面有傳言,等房子拆了,要把我關到監獄里待幾年。我怎么敢拆?
王愛玲也在場。她回憶說,王書記當下拍胸脯,表示會保證張安房的安全,還許諾讓行政執法局、公安局等相關部門領導簽字,保證張的人身安全。
幾天后,張安房在街道辦看到了王書記和各部門簽字的保證書。張安房提出要把保證書拿回家。街道不同意,說是代為保管。
“王書記說的話都不管用?”張安房怒了,頭也不回地離開街道辦。
談判又一次被擱置。
一位尚未安置的拆遷戶一提起張安房的事兒,就皺起眉頭。他也曾做過兩年釘子戶,但因母親年邁,最終放棄抵抗,按照政策,他只分到一套房。
他曾一度覺得張安房“特牛”,敢與政府和開發商叫板。
如今,他開始埋怨張安房。他在外租房,曾有一年,搬了三次家,房東不愿意租的理由都是,他帶著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他現在只想,大家早點安置還原。他很擔心,老母親像張安房的父親那樣,等不到住新房的那天,這會讓他遺憾終身。
安房被拘,母親病倒
今年10月,張安房被拘留,理由是前年對抗強拆時砸壞挖掘機;開發商要來談判,王愛玲稱,先放人
九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也很著急,公司一負責人說,開發商也是受害者,因為有拆遷戶沒安置,公司每年還要支付十幾萬的安置費。
“張家和開發商已經不是單純的利益之爭,他們為爭口氣,結果兩敗俱傷。”楊瑞榮說。
楊瑞榮,蚌埠市城市房屋拆遷管理處的辦公室主任。
他解釋說,蚌埠市的拆遷,完全按照政策。政策規定,要依據房產證上標注的建筑面積,“拆一還一”,不考慮房屋內的居住人數。
倘若被拆遷人對拆遷政策不滿,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政府,但楊瑞榮認為,“被拆遷人打官司,根本告不贏。”
對于維持了六年的僵局,楊瑞榮表示,需要政府部門多協調。
而如今,張安房的手機打不通了。
10月25日早上,他出門后就再沒回來。
當地公安對張安房的律師王良其說,張在2009年11月30日的行政強拆中,砸壞了施工方的挖掘機。10月24日,蚌埠市公安局蚌山分局以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對張安房實施刑事拘留。
老婆王愛玲幾夜沒合眼。她不認可這個理由。“兩年前的事兒,怎么現在才追究?”王愛玲覺得,這是借口。“把張安房抓起來,房子就容易拆了。”
就在被抓進去的幾天前,張安房的腰又疼了。
律師王良其說,張安房在看守所吃不下東西,臉色特別難看。王愛玲想勸他保重身體,可進不了看守所。只能隔天去看守所送衣服時,站在墻外默念幾句。
家里的小狗多比也吃不下飯。那是張安房一手養大的。王愛玲拍著多比的腦袋,紅了眼圈:“你想主人了吧。”
張安房八十多歲的母親住在一樓的房間里。兩側還未竣工的新房擋住了屋內光線。
到了吃飯的點兒,兒媳婦來給她送飯。吃了兩口,老人便推在一邊。她說,你們去打聽打聽,安房到底怎么樣了,我想吃他下的面。
跟著張安房家過了十幾年,老母親習慣他的照顧了。早上起來,張安房擠好牙膏遞到她手上,中午背她出門曬太陽。兒子不在家的這些天,老人常常在夜里醒來,一坐就是半宿。
11月17日,老母親因心臟衰竭送進醫院搶救,如今仍在住院。當地街道辦派人送來鮮花。
開發商來人告訴張家,讓他們提條件。
王愛玲告知,現在不談搬遷,先把人放了。
談判又無法開展。
王愛玲坐在床上,給張安房找冬天穿的襪子,她想找個理由,多去幾次看守所。那樣,她覺得離張安房近些。
?
???相關新聞:
海口“水岸陽光”小區拆遷安置房遭地產中介倒賣
海口瓊山朱云棚戶區改造全面收尾 實現和諧拆遷
市場拆遷 村支書收1000萬好處費 420萬送國土局長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切實做好征地拆遷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
廣州拆遷戶向樓下潑汽油一家三口被拘 房屋被夷平(圖)
集粹 鄭州“拆遷自焚”為什么還會發生
海口海甸溪北岸舊城區改造:拆遷安置房面積咋“縮水”了?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