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2月1日在緬甸首都內比都與緬甸總統吳登盛、外交部長吳溫納貌倫以及緬甸議會高級官員分別會談。
首次實質性會談
希拉里11月30日抵達內比都,開始對緬甸為期3天的訪問,成為自1955年以來首名訪問緬甸的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2月1日開始與緬甸領導層舉行首次實質性會談。
在緬甸總統府,吳登盛在兩人閉門會談開始前說,希拉里的訪問將“具有歷史意義”,成為兩國關系的“新篇章”。
兩人會談持續一小時后,吳登盛和夫人欽欽溫與希拉里共進午餐。德新社報道,用餐期間,希拉里和欽欽溫時而交談,面帶微笑,神情放松。
日本共同社援引一名美國國務院高級官員11月30日的話報道,希拉里與吳登盛在會談中將討論緬甸方近期采取的改革和開放措施、美國樂于今后看到發生的事情和準備做出何種回應。與吳登盛會面前,希拉里在緬甸外交部大樓與吳溫納貌倫會談。法新社援引一名隨行美國官員的話報道,兩人談及緬甸與朝鮮的關系。午餐結束后,希拉里前往緬甸聯邦議會大廈,與人民院議長吳瑞曼及其他議員會談。
奧巴馬11月18日宣布派遣希拉里訪緬時說,他希望抓住“歷史機遇,明確表達,如果緬甸繼續沿著改革路線前行,將與美國形成新的關系”。美國官員說,希拉里訪問旨在評估緬甸政府政治和經濟改革的“誠意”。
昂山素季望改革繼續
按照計劃,當天晚些時候,希拉里將前往緬甸原首都仰光,以私人晚宴形式與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季見面。這將是希拉里首次與昂山素季面對面接觸。希拉里預計2日與昂山素季以及全國民主聯盟高級成員正式會談。昂山素季11月30日在仰光住所通過視頻電話參加美國首都華盛頓的一場會議。她通過電話告訴美國記者,她希望希拉里訪問能夠刺激緬甸繼續改革。
“我希望國務卿的訪問將開啟朝著更好雙邊關系的道路,”她說。昂山素季同時證實,她肯定將參加緬甸議會補選。
緬甸議會空缺48個議席,涉及48個選區。全國民主聯盟11月下旬重新遞交政黨注冊申請,準備參與補選。新華社專稿
■ 內幕
緬政府對希拉里不太“熱情”
外交部副部長機場迎接;希拉里向緬甸總統轉交奧巴馬信函
希拉里訪問緬甸之際,也值白俄羅斯總理來訪,盡管前者的歷史意義更重大,但緬甸政府對希拉里的接待卻似乎不太熱情。
希拉里11月30日抵達緬甸新首都內比都的小型機場。盡管希拉里是50年來首次到訪緬甸的美國國務卿,但到機場迎接她的只是緬甸外交部副部長。就在希拉里到訪的第二天,白俄羅斯總理也將抵達內比都機場。對他的歡迎熱情似乎比希拉里更高,因為機場上早已豎立起了兩塊龐大的迎接標語,但卻沒有歡迎希拉里的類似標志。隨行的媒體報道稱,從機場到市區的道路很顛簸,兩邊也沒有任何歡迎標語。
1日,緬甸總統吳登盛在總統府會見了希拉里。在會晤中,吳登盛表示,此訪預示兩國關系的新篇章。據悉,希拉里還向吳登盛轉交了美國總統奧巴馬的一封信,信中稱贊緬甸的改革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績。吳登盛此前曾表示,緬甸正試圖進行民主改革,但這同西方的民主不同。他強調,繼續改革有助于緬甸打破國際孤立狀態。
當天,希拉里還會見了緬甸聯邦議會人民院議長吳瑞曼等官員。吳瑞曼說,過去緬美關系一直不穩定,現在是把關系恢復到正常的時候了。吳瑞曼還強調,緬甸將繼續保持與現有朋友的友好關系。(張樂)
■ 動向
美考慮解除對緬數十年制裁
希拉里稱緬政府改革“值得肯定”,否認接觸緬甸抗衡中國
正在緬甸訪問的希拉里說,一旦緬甸繼續推進改革,美國將考慮解除對緬甸實施了數十年的制裁,并恢復向緬派遣大使。
希拉里稱,緬甸選舉產生的新政府應該得到鼓勵,這是她來到這里的原因。“我今天之所以來到這里,是因為奧巴馬總統和我本人受到了你們政府邁出的步伐,以及政府賦予人民權利的鼓舞。”
希拉里說,她看到了希望,“我們和其他很多國家都希望,緬甸的這些進步的跡象……將會成為一場改革運動,這將有利于緬甸人民。”
在與緬甸總統吳登盛的會晤后,希拉里對媒體介紹稱,美國隨時準備支持緬甸政府的進一步改革,甚至考慮會解除實施了數十年的經濟制裁,并恢復向該國派駐大使。“我向他(吳登盛)保證,這些改革得到了我們的支持。” 最近20多年來,美國一直沒有向緬甸派駐大使,只由較低級別的外交官主持使館事務。
在訪問中,希拉里還否認美國與緬甸接觸旨在抗衡中國在本地區的影響力。(張樂)
■ 立場
中國愿看到緬甸與西方改善關系
在昨日的中國外交部例會上,外交部發言人洪磊針對希拉里訪緬敦促緬甸改善民主和人權狀況一事表示,中方歡迎緬甸政府為促進國內政治和解所采取的措施。中方愿意看到緬甸同西方有關國家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加強接觸、改善關系。中方主張有關國家解除對緬甸制裁,促進緬甸的穩定和發展。
在談及中方是否擔心美緬關系改善會影響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時,洪磊稱,中緬兩國長期以來在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的基礎上開展各領域友好交流與合作,給兩國都帶來了利益。不斷推進中緬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是中緬兩國的共同意愿,這不僅會給兩國人民帶來更大福祉,也有利于本地區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記者 邢世偉)
■ 觀察
緬甸開放有利中國經濟
專家認為,對西方一邊倒不符合緬甸利益
云南社科院緬甸問題學者熊麗英稱,緬甸政府接觸西方并逐步開放,有利中國對緬貿易。
熊麗英說,緬甸接觸美國最大目的就是希望解除制裁發展經濟,也有不愿意過分依賴中國的意味。但外交政策對西方一邊倒,也不符合緬甸的利益。特別是在國內民族問題上,緬甸對美國依然很警惕。此外,美國等西方國家一直以人權、民主等理由對緬甸國內和平進程指手畫腳,這一直讓緬甸政府非常不舒服。
熊麗英稱,對中國來說,緬甸的開放既是一個機遇,也是一個挑戰。機遇在于緬甸更加開放將有利于經濟發展,由此帶來的對外貿易擴大將惠及中國。緬甸進行的文化改革也為中國一些文化產業進入該國提供有利條件。當然,因為有美國等國的介入,未來的中緬合作,可能會比現在要面臨更復雜化的局面。(記者張樂)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