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和侄子的區別你知道嗎?父親親戚的孩子都是“堂兄妹”嗎?以上的問題相信很多中國年輕人都搞不清楚。
海口網12月8日消息??近日,一張詳盡介紹中國親戚關系稱謂的圖表在網絡上熱傳,并被稱為“即將失傳的實用信息”。專家認為,“親戚關系圖”的走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少生時代”中國人對親情關系的擔憂。
“這么多年,終于把親戚關系給弄清楚了”,“快失傳的東西,收藏一下吧,省得叫錯了!”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看到,僅三四天時間,這張“親戚關系圖”就被網友們轉發近四萬次,評論三千多條。
中國的親屬稱謂語非常豐富和復雜, 無論關系親疏、輩分大小、年齡長幼在其家族中都有一個不同于其他稱謂的明確稱呼,很容易被混淆。
而網絡上熱傳的這張圖表,以圖文并茂的方式對各種稱呼與關系做出了說明,簡潔明了。為此,很多網友直呼“太有用了”!還有人表示,“馬上過年了,走親戚帶著!”
不過,在盛贊“親戚關系圖”及時之余,不少人也擔心,隨著中國“少生時代”的來臨,很多親戚關系將不復存在。
“以后獨生子女的后代基本都用不到這些稱呼了,留著給后世的歷史學家研究吧。”網名為棗通社的網友直言不諱地說。
記者近日以“你媽媽弟弟的女兒比你小,你應該叫她什么?”分別采訪了5位“70后”、“80后”、“90后”市民。結果顯示,5位“70后”一口報出了“表妹”的稱呼,受訪的5位“80后”中,只有兩位給出了答案。
5位接受采訪的“90后”則表示,自己被問題繞得有點“暈”,還有孩子則直接表示,自己的父母并沒有兄弟姐妹,所以沒有這方面的認識。
今年30歲的劉林在濟南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孩子還不滿一歲。他說:“我妻子是獨生女,我有一個妹妹。我家孩子沒有姨媽也沒有舅舅,只有姑姑,她將來可能對姨媽和舅舅就沒有什么概念了,等她有了孩子,這些稱呼估計就都用不上了。”
中國從上世紀70年代后期開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目前第一代獨生子女已經步入婚育年齡。盡管目前中國多數農村家庭允許生二胎,“雙獨生子女”家庭生育二胎的政策也已放開,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一些都市人也選擇不生或少生。因此,中國的家庭結構正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家庭規模日趨小型化,親戚關系也逐漸減少。
出生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濟南市民江女士說:“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我還有表兄妹,孩子稱他們為姨媽、舅舅,雖然是表親,但她以為這些就是書上說的姨、舅,我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孩子大了可能就會明白。但如果以后都生一個,那這些親戚關系在未來兩三代真就沒有了。”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社會學系教授王忠武認為,親戚關系圖的出現和走紅,正是體現了當下中國人對人際關系尤其是親情關系的一種渴望。“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講究‘關系’,尤其重視血緣、親緣關系。各種社會關系網絡是一種重要資源,不僅能提供物質方面的支持,也是人們精神和感情的慰藉。”
“中國人一直提倡‘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在傳統社會也向來是家國不分,道德觀念、國家倫理、治國方略、政治智慧其實都衍生于家庭關系,處理家庭關系就是積累社會交往能力。但隨著‘少生時代’的來臨,家庭關系越來越簡單,而且面臨著缺失。”王忠武說。
不過,也有人認為問題還沒有這么嚴重。孔子76代后裔,58歲的孔令紹就表示,“雖然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但是在農村,很多家庭還是允許生二胎的,而且國家現在也允許雙獨家庭生二胎。所以我覺得以后親戚會少一些,但不至于消失。”
???相關鏈接
中國親戚關系圖受網友追捧 被贊“回家過年必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