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12月10日消息?“就幾秒鐘的事,太快了!”回憶起北京時間9日凌晨的那一幕,“雪鷹”號直升機主駕駛員馬德池說,由于吊掛作業期間飛機與地面距離較近,僅有150米,出現故障后飛行員來不及作出反應,只能緊急迫降。
60歲的馬德池是第28次南極科考隊中年紀最大的隊員。他告訴記者,北京時間9日凌晨,“雪鷹”號直升機從中國南極中山站出發,空載飛行約3公里后,直升機發生抖動,無法保持平衡。當時的能見度為10公里,馬德池和“90后”副駕駛員王秦東立即按應急操縱程序,降低高度并實施迫降。由于迫降地是海冰區,地形復雜,冰面還覆蓋著很厚的雪,飛機下降中冰面表層雪被吹起,飛行員無法看清著陸位置。直升機接地后,由于地表不平,出現右傾斜,螺旋槳打到冰面損毀。在切斷油路、關閉總電源后,馬德池和王秦東迅速撤離,朝“雪龍”號科考船的方向走去。大約40分鐘后,他們遇到了駕駛雪地摩托車前來搜尋的科考隊員竇銀科。
由于副駕駛員王秦東的頭部和手臂在迫降過程中擦傷,竇銀科將他先行送回“雪龍”號科考船。科考隊員程言峰駕駛雪地摩托車隨后將馬德池帶回船上。隨船醫生對王秦東進行了仔細檢查,并對傷口進行處理。
據介紹,失事的這架直升機由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于2008年12月從俄羅斯直升機公司購進,委托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參加第28次南極科考隊的8位機組人員均來自中信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
自中山站卸貨工作啟動以來,只要天氣條件允許,“雪龍”號科考船的上空總能看見這架直升機翱翔的身影,它一次次地將貨物從“雪龍”號科考船運送到中山站以及位于南極內陸的內陸隊出發集結地。
統計顯示,從11月29日開始吊運貨物至12月8日,除去天氣條件不適合飛行的幾天,“雪鷹”號直升機共飛行60余小時、200余架次。目前這架直升機的失事原因還在調查中。
?
?
相關鏈接:
“雪鷹”號直升機已投保8000萬元意外損害保險
“雪鷹”號直升機在南極失事 兩名機組人員脫險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