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本松載著妻子遛彎?
彭本松并非一個浪漫的人。
不過,他做的兩件事,可能自詡“有情趣”的男人都做不到。
他給妻子寫了首情詩放在博客上,點擊率還頗高;他半身偏癱,行走困難,卻天天陪妻子“散步”一個小時。
“要是一切都沒有變,也許我還做不到這些。”彭本松說。
一切源于2004年2月10日,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
中年時遭遇人生分水嶺
今年44歲的彭本松曾經是肥西當地一所鄉村小學的代課教師。他的妻子馬興榮是地道的農村婦女。兩人自1987年結婚以來,一起度過了17年的平淡日子。
“在村里小學,語文、數學、甚至是音體美,我都教過,一教就是15年。后來應聘到一家上海的民辦小學任職。”彭本松平淡地敘述著往事,他說要不是因為2004年的一場變故,他和妻子的生活也許就將這么平淡地過下去。
“2004年的一天,什么前兆都沒有,我突然發病被送到醫院,醒來后我半個身子就不能動了。”彭本松說,“醫生說我是得了腦栓塞。這一病,我落下了重度偏癱的后遺癥,身體的左邊不能動了。”
整整一年,彭本松只能躺在家里,眼看著妻子忙前忙后卻無能為力。
“好多家庭是一個人得病,一個家就散了、垮了。但是我病倒的這一年里,你在我家里看不到變化,我們夫妻還是一樣地過日子。”彭本松說,自己非常感激妻子的不離不棄,“她(馬興榮)待我一如既往的好,都靠她,才把這個家給撐了起來。”
雖然彭本松決定要樂觀對待病情,但一家人原本就只靠他一個人的收入過活,還有一雙兒女在念中學。彭本松這一病,一家人斷了生活來源,兒女也眼看著就要失學。
“孩子懂事,我女兒當時中學還沒有念完,書也不念了,就偷偷跑到城里去找工作。”彭本松說,家人的付出讓他揪心。
磨礪自我要再度站起來
“我必須站起來。”彭本松說,在病床上躺了一年多后,他覺得日子不能再這么“糊”下去。
“我當時就想著要做到生活能自理,不讓妻子孩子再受我拖累。”彭本松告訴記者,他一開始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拄著拐杖能走100米。
于是,彭本松的身影每天都會出現在村口蜿蜒的小徑上,難以堅持的時候,他就用歌聲鼓勵自己。
第一年,彭本松能行走1000米。
第二年,甩掉拐杖,彭本松也能走路了。
為了生活,這期間彭本松還收過廢品,在工地看過門,在服裝廠打過工。2009年5月1日,彭本松通過了考試,當上了一名殘疾人協理員。
載妻遛彎體味平實人生
今年5月,為了工作方便,彭本松買了一輛三個輪子的電瓶車代步。
騎上新車,帶著妻子回娘家,彭本松久違的感覺又回來了。
“那還是在談戀愛的時候,但我們從沒有把這個當成浪漫的事。后來兩人成家了,更沒有那些閑情逸致。”彭本松說,如今,他每天晚上都會騎車載上妻子,到翡翠路上“走”個來回。
這一場單調而重復的“約會”,地點選在了馬路邊,代步的是三輪車。但是夫妻倆都很珍惜這一份久違的浪漫。
彭本松把一切感觸都寫進一首詩:老婆,曾幾何時我騎車帶著你,那時,我青春你靚麗/我們走過林蔭小道/穿過大街小巷/那時,我是你的向導,你是我的玫瑰/幸福和歡樂寫滿你我尚不知愁為何滋味的年少的臉龐/老婆,又曾幾何時你騎車帶著我/那時,我因腦栓塞致重度偏癱/已經無法站立行走/那時,你是我的路標,是我的依靠/滄桑和白發不知不覺爬上你我尚且年輕但已不再朝氣的額角。
將這首字里行間充滿愛意的情詩放在博客上時,彭本松沒想到點擊率還挺高的。
看著偏癱的男人載著一個女人天天遛彎,翡翠路一帶的居民頗有感觸:生活不懼病痛困苦,有愛,就會有滋有味。
許皖祥 本報記者 于巧妮/文 鄭蕊/攝
?
相關鏈接:
杭州墜樓女童蘇醒面臨長期偏癱康復
警察多次遭生活變故生活困難 仍堅守大山18年
年輕情侶生活突起變故 網上“叫賣”未出生骨肉
?
?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