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開始監測PM2.5
專家認為治理灰霾需20年
海口網1月3日消息?今年北京將啟動對“灰霾”元兇PM2.5的監測,同樣行動起來的還有另外多個城市。不過,多年從事灰霾問題研究的廣東省氣象局首席專家吳兌昨天表示,治理灰霾,任重而道遠,需要20年。
吳兌表示,灰霾天氣與大氣中的PM2.5密切相關。“灰霾天氣本質是細粒子污染,治理細粒子的難度比治理粗粒子、粉塵污染和治理二氧化硫污染的難度要大得多。”吳兌認為,盡管我國大氣污染遠沒有當年的歐美嚴重,但治理好灰霾起碼也要20-30年。“歐美治理到現在經歷了50年,我想我們至少要打個對折,要二三十年。另外,如果中國按照WHO的質量準則分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第四階段這么四步走,每一步考慮是3-5年的話,我覺得也要20年。”
環保部副部長張力軍曾表示,按國標,目前全國70%的城市空氣質量達標;但如果增加PM2.5監測指數,則全國70%城市不達標。
吳兌表示,灰霾的出現和總體經濟規模發展到一定水平而形成的人流、物流、交通流有直接關系。“我國的污染是在能源排放作為基礎的情況下,又疊加上了交通源的排放,所以才是最后一根稻草壓死了駱駝。這個灰霾剛出現的時候,珠三角地區比較重視,2003年至2005年珠三角的情況大概跟北京現在的情況是類似的,后來就加強治理了。”
如何有效治理灰霾?吳兌認為,要從源頭抓起。“灰霾主要是細粒子污染,細粒子除了來自能源、工業排放、硫酸鹽,當然不僅僅是能源了,還有其他工業。包括只要有燃燒的,都有可能排放。既然它的組成是這樣的,那么進行減排應從這里入手。灰霾不是沒有辦法治的,只要從油品質量、汽車排放的標準和加油站的改造這三個方面去著手,應該能收到成效。”
吳兌強調,“政府官員不能走兩個極端,一個就是說悲觀,說治不好,也不知道從何下手;第二個就認為,兩三年就能治好了,這兩個我覺得都是不現實的。”據中廣網
?
?
相關鏈接:
專家稱PM2.5若納入監測廣東各地空氣不易達標?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