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家政府部門出面埋單
海口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由民政部門和老齡辦牽頭組織,主要是針對具有海口市常住戶口,60周歲以上的“三無”(無子女、無固定經濟收入、無工作能力)老人。按照“待遇有別、突出重點、適當普惠”的原則,根據老年人身體狀況、家庭困難程度和現實養老服務需求等,條件不同的老人享受標準不同。
8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的特困獨居、空巢家庭老人;7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子女殘疾重病無力承擔贍養義務的特殊家庭的特困老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提供無償送時服務。60周歲以上享受低保的困難孤寡老人;80歲以上生活自理能力弱的高齡孤寡老人;60周歲以上孤寡、或子女殘疾重病無力承擔贍養義務、或在市區范圍內無子女照顧的省市級勞動模范和優撫對象等困難老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形式,提供低償送時服務。同時,由政府在社區提供養老服務平臺,為有經濟來源并有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老人提供有償服務。
對于動不了的老人來說,就算給錢也沒用,最需要的是有人幫忙買菜做飯過好日常生活。據了解,市社保局已開始在全市4個區試點,并在美蘭區開展試點工作已4個月,不用老人退休金,而是用社保專項經費和救助資金用于老人生活服務,通過專業服務機構為符合條件的老人解決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居家養老服務平臺的搭建,使更多的老人受益,市場也得到不斷開拓,據悉,市殘聯也有意為殘疾老人購買服務。
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旨在為困難老人提供日常家政、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基本生活照料服務。海口已出現多家政府部門為老人生活服務埋單的現象,有業內人士稱,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的進一步深入,以后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就不再是老人如何過生活,而是怎樣不斷提高生活品質,這是一個大轉變。
社會化養老將邁開大步
去年底,經海口市政府批準,已經試點2年多的海口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將全面推廣,今年1月1日起將實現城區社區全覆蓋。為此,海口開出150多萬元民生“支票”,為700多名困難老人請免費保姆。居家養老服務補貼所需資金由財政負擔。有經濟來源并需要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可根據自己實際需要購買相關服務。對無償服務的對象,每人每月補貼200元(20個小時);對低償服務對象,每人每月補貼100元(10個小時)。
此條振奮人心的消息一報出,各社區居委會、街道辦事處、市區老齡辦和民政局紛紛接到市民有關居家養老服務申請流程的咨詢,目前登記、調查和回訪工作在有序進行中。其實,自2009年9月以來,海口市民政局、市老齡辦相繼在全市4個區所轄的61個社區組織實施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好消息就不斷出現,截至去年底,受委托的5家機構共為260多名特困老人提供政府資助的無償上門送時服務共計4.1萬多個小時。此外,利用社區養老服務平臺,為有經濟來源并有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332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短期托養和長期撫養等多種有償服務。
去年,海南省民政廳、省老齡辦在全省7個市縣組織開展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并將海口市作為全省居家養老服務示范單位。今年全省民政系統工作的一大重點是繼續做好城鄉社區居家養老試點及擴大覆蓋面的工作,在全省逐步推廣海口市居家養老試點經驗。除了海口市外,全省每個市縣今年至少要開展1個以上的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并以點帶面,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深入開展。
市老齡辦主任武金嶺說,隨著人口老齡化的不斷加速,養老服務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面臨的重大課題。海口在社區居家養老工作方面帶了個好頭,使政府的惠民政策通過這項社區平臺及時傳遞給了需要關愛的老人,老人們的生活、生命質量得到了提高,下一步隨著多個“社區日間照料中心”項目試點、老年人數字信息系統管理庫、全市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等建成,不僅能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市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和“老有所養”的落實,而且會更有效地推動政府購買服務,全省發展老年社會福利事業,使“三無”、五保和低收入高齡、獨居、失能等養老困難老人的基本養老生活得到更好的保障。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