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綠園是海口市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記者 黃一冰 攝)
?
海口網1月10日消息(見習記者 陳敬儒)從城市建設、到環境保護,再到民生保障,自市委第十一次黨代會以來,我市的民主法制建設取得了極大進步,為海口的科學發展、保護老百姓切身利益發揮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讓這座最年輕的省會城市,從一座濱海小城變成了美麗的南海明珠,熠熠生輝。
關鍵詞:政協提案
一大批改善民生意見提案被直接采納
2008年10月,一份由海口市政協呈送,題為《加快海口旅游轉型升級,構建熱帶海島都市旅游中心》的調查報告放在了市委書記陳辭的辦公桌上;2009年,一份《關于加強我市電動車管理的建議》提交市政協第十二屆三次會議;2010年,一份《關于加大我市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的建議》提交市政協第十二屆四次會議;2011年一份《關于解決海口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建議》提交市政協第十二屆五次會議。海口市政協自2007年換屆以來,5年共收集各種形式提案1664件,為海口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提供了強有力的意見和建議,為海口城市經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2008年年初,海口市政協提出“緊扣發展主題組織提案”和“加強調查研究,切實提高提案質量”的兩個目標。在隨后的幾年里,海口市政協組織了多個重點課題調研工作,撰寫了多份調查報告,有90%的提案得到市委市政府和相關部門的重視和不同程度的采納,38個專題議案、專項工作建議案和重大課題調研報告等引起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市委常委會多次專門聽取匯報,不少建議被直接采納。
5年來,圍繞著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就業、創業、住房、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以及平抑物價等關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市政協組織委員深入基層,體察民情、了解民意、傾聽民聲、匯聚民智,提出了一大批與改善民生直接相關的提案,得到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
關鍵詞:社會組織
政府職能轉移促進海口社會組織大發展
2008年12月4日中共海口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通過的《關于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促進社會組織發展的決定》,提出將一部分政府職能,通過授權、委托等方式轉移給社會組織。這一規定的出臺對促進我市社會組織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和推動作用,并促使我市社會組織登記管理走在全省先進行列。截至2011年12月,全市登記的社會組織有886個,我市社會組織的規模、數量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當,每萬人有社會組織數3.2個,比全國平均數2.9個略高。社會組織開展的業務范圍涉及經貿、旅游、教育、文化、衛生、勞動、民政、體育、科技、社會服務等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吸納社會各類從業人員6240人,對推動社會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起到積極作用。
為做好社會組織的培育和扶持發展,促進社會組織在經濟、文化領域的更大發展,我市從2009年開始安排社會組織培育和扶持發展專項資金,制定《海口市財政扶持社會組織發展專項資金管理使用辦法》,對8個社會組織的社區居家養老、慈善超市、社會組織人才培養、群眾體育健美健身和組織規范建設等項目進行扶持。
關鍵詞:雙擁工作
多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海口是一座有著光榮雙擁工作傳統的城市,是海南駐軍最多的市縣。近幾年來,海口的雙擁工作在繼承中發展,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提高,全市的魚水情深得到了很好彰顯,處處呈現出“軍愛民、民擁軍,軍民團結一家親”的濃厚氛圍,連續6次被命名為“全國雙擁模范城”。
2008年12月,“海口艦”官兵赴亞丁灣、索馬里執行首批護航任務,當他們順利完成任務凱旋回國時,市政府送去50萬元慰問金,并投入100多萬元在駐地修建生態“海口園”,讓遠航的官兵每次歸來能有一個舒適的休閑娛樂場所。
幾年來,我市還把建設生態文明村作為軍地共建新農村的新載體,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如省軍區創建的涌潭村、美社村,南航部隊創建的大疊村、宮后村,省武警總隊創建的大村、式金村,海軍十一支隊創建的康安村,省邊防總隊創建的北排村,省消防總隊創建的林市村,海口警備區創建的南疇湖村,省警衛局創建的昌德村,總參八處創建的云內村等,特別是省軍區在美社村開展的以文明生態村建設為平臺,以提高民兵“八個能力”為核心的創建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成為我市軍民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亮點。我市軍民共創生態文明村的做法和經驗,受到了中央領導、軍隊首長、省領導的高度評價。
關鍵詞:人大立法
率先在全省立法管理電動自行車
《出租汽車客運管理條例》《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海口市萬綠園保護管理規定》……5年來,市人大常委會開拓創新,審議通過法規25件,涉及政治制度、經濟建設、社會管理、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各個領域,服務大局,圍繞中心,著眼可持續發展,以人為本,為推動海口科學發展,建設“宜居、宜業、宜學、宜游”的最精最美省會城市作出了新的積極的貢獻。
遵循統籌城鄉、科學管理、完善功能的要求,市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城鄉規劃條例,強化規劃的法制權威,保障了城鄉規劃的有效實施。修訂市政設施管理條例、制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定,強化和細化了城市建設管理,提升了城市品位。
5年來,我市地方立法工作上了新臺階,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加大了生態環境的立法力度,形成了園林綠化的系列法規;二是開展了較大規模的委托社會機構起草或修改地方性法規草案工作;三是率先在全省進行電動自行車管理立法,著力通過立法解決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四是立法規定對違法建筑可以采取停水、停電的措施和賦予居(村)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制止違法建設行為的權力,為解決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突出問題提供法制保障。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