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2月3日消息? 昨天,記者從北京市婦聯獲悉,“北京市和諧家庭指標體系”已制定完成,會上網、藏書量300冊以上、常旅游聚餐等成為了新的評選指標,對于這些新標準,網友認為與家庭是否和諧無關。
網友稱窮人家沒資格
目前,全市約有524.9萬戶家庭。北京市婦聯介紹,“首都五好文明家庭”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后,每兩年評選一次,每次評選200個家庭,“五好家庭”的所有指標全部納入“和諧家庭”。
另外,新的指標納入了不少“時髦”的新標準,如“家庭主要成員經常上網,家庭藏書量300冊以上”;“經常有旅游、聚餐、購物等家庭活動”等。
對于這些新的標準,微博上不少網友提出,上網時間長短,和家庭是否和諧似乎沒有關系;“窮人家沒錢經常旅游購物,是不是就沒評選資格?”對于這些質疑,市婦聯未給予回應。
每項標準都有對應分值
記者了解到,該體系由北京市婦聯和北京市社科院聯合調研制定,分家庭內部和諧、家庭與社會和諧、家庭與自然和諧三大部分,以及城區版和郊區版。
城區版標準達27項,每項都有具體的標準描述和對應分值,滿分共100分。標準包括家庭成員之間的和睦相處、無暴力行為;家庭成員關心時事、低碳環保,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安全防范意識。此外,評選標準里有一條也令人關注,“家庭成員有社區意識,家庭中至少有1人為社區志愿者或社區義工”。
市婦聯計劃,今年宣傳動員全市85%的家庭都能參與“和諧家庭”創建行動。
■ 背景
“五好家庭”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全國婦聯倡導并發起了“爭創五好家庭”活動。隨著社會發展,此前,有不少專家指出“五好”標準不能與時俱進。有專家認為,“夫妻和睦”指標剝奪了喪偶、離婚和單親家庭的參評權利。根據時代發展要求,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指標也在與時俱進。10余年后,“首都五好文明家庭”在全國率先更名為“首都和諧家庭”。
評選標準變遷
1982年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好、生產工作好;家庭和睦、尊敬老人好;教育子女、計劃生育好;移風易俗、勤儉持家好;鄰里團結、文明禮貌好。
1996年,“五好家庭”更名為“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標準為:愛國守法,熱心公益好;學習進取,愛崗敬業好;男女平等,尊老愛幼好;移風易俗,少生優育好;勤儉持家,保護環境好。
2009年,“五好文明家庭”評選條件則改為: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夫妻和睦,孝老愛親;學習進取,科學教子;鄰里融洽,友愛互助;低碳生活,熱心公益。
?
相關鏈接:
北京將五好文明家庭改稱首都和諧家庭?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