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3是否改名
iPad商標侵權之爭,適逢蘋果iPad3上市當口,一旦二審繼續維持原判,蘋果中國不僅將負擔起各地高達數億元的侵權賠償,還有要iPad3新品上市推遲甚至“被迫改名”的結局。2010年底,蘋果和深圳唯冠有關iPad中國內地商標權的“爭奪”大戲就開始上演,一整年的時間過去了。去年12月,深圳中院做出一審判決,最終決定駁回了蘋果和英國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認定iPad在中國內地的商標專用權屬于深圳唯冠所有。雖然隨后蘋果公司就向廣東高院提出了上訴請求,但在二審仍在進行中的當口,深圳唯冠就已經發動了商標維權行動。
此間,有相關經銷商表示,本月底在廣東高院第一法庭將會對“iPad”商標進行終審判決,他們會及時關注法院的終審判決,如果蘋果敗訴屬于侵權,將會按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執行,第一時間對iPad產品進行下架處理。
早在2006年,蘋果公司預謀在全球推出iPad(個人平板電腦)時發現,iPad商標權歸唯冠公司所有。2009年,蘋果公司與唯冠達成一項協議,唯冠臺北公司將iPad全球商標以3.5萬英鎊價格轉讓給蘋果。不過,深圳唯冠則在2000年就在中國注冊了“iPad”商標權,根據中國法律規定,蘋果公司將無法再使用這一商標。
業內人士表示,從一審結果來看,廣東省高院的終審結果,對于蘋果公司來說很不樂觀。一旦終審維持原判,蘋果在中國不但會遭遇所有侵權產品的下架處理,各地工商部門的天價罰款不可避免。此外,深圳唯冠也會就此向蘋果公司提出商標侵權的反訴,提高天價的賠償。
業界消息稱,蘋果iPad3將在3月上市。但iPad3何時能在中國上市以及屆時是否還叫iPad,都被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唯冠的救命稻草
據唯冠公告顯示,其流動負債凈額達28.7億元,38億元貸款逾期未償還,對中國銀行等8家銀行的負債大約為1.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45億元。如今負債累累,瀕臨倒閉的深圳唯冠科技公司,只剩下iPad這個可以“換錢”的“商標”,它能否于本月29日在廣東高院開庭的“iPad”商標權糾紛案終審中獲得“重生”的機會,世界的目光都在聚焦。
深圳唯冠如此高調的“打假”行為顯然事出有因。資料顯示,唯冠科技集團1989年始創于臺北,1997年以唯冠國際的名義在香港上市。唯冠科技(深圳)(即“深圳唯冠”)是唯冠國際全資子公司,主要從事CRT顯示器、液晶顯示器、液晶電視機和等離子電視機及相關零配件的研發和生產。2008年,由于金融危機,該公司最大客戶美國寶麗來破產,造成應收貨款未收回,從而導致流動資金缺乏。再加上2011年年初,美國對多家液晶屏生產企業提起反壟斷訴訟,法院判決多家液晶屏生產企業支付巨額賠償。受此影響,唯冠科技在美國市場損失慘重,并引發債務危機。
?
相關鏈接:
?
蘋果調查富士康 每部iPad中國工人僅得8美元·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