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糧食8連增,夯實基礎
安徽省鳳臺縣農民魯中祝代表:好政策進田,越種心越甜
2011年中央財政對“三農”的投入首次突破1萬億元大關。糧食產量實現“八連增”,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57121萬噸,比上年增產4.5%,創歷史最高水平。
“好政策進田,越種心越甜?!闭f起連年大豐收,安徽省鳳臺縣永望食用菌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魯中祝代表很自豪,去年中央強水利、強科技,不斷打通田間“最后一公里”,鳳臺縣雖然遭遇了三季連旱,但糧食生產依然豐收,第六次獲得了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稱號。
作為基層的人大代表,魯中祝一直在為加強農業基礎建言。“農業現代化離不開科技化。”魯中祝說:“如今,鳳臺縣每個鄉都設了農技站,吸納了很多學農業的大學生,推動了新品種的種植,這一點是糧食增收的關鍵。”
不少村民向魯中祝建議:在縣里建一個精品育種基地,免得老百姓到處找良種。“看看,咱農民的科技意識可是越來越強了?!濒斨凶PΦ溃骸安粌H僅要科技化,而且將來還要數字化,坐在辦公室,咱就能知道哪塊田缺水了,哪塊田缺肥了?!?/p>
種田也要不斷優化種植結構。今年1月份,魯中祝到丁集鄉張巷村調研時,發現這里已是遍地大棚。“別小看這一個大棚,去年的收入就是8000元,利潤達到一半左右?!濒斨凶Uf,張巷村的6000多畝大棚,大多是返鄉務工人員種著,以后肯定還會有更多人來種田,農民的生活會更加甜蜜。(記者朱 磊)
內需貢獻率105.8%,動力增強
廣西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工人農智毅代表:發展循環經濟,在“三廢”里淘金
2011年,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又有新進展。投資和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一步提高,內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105.8%。其中,最終消費的貢獻率為51.6%,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為54.2%。
“把每根甘蔗都‘吃干榨盡’,傳統糖業也能摘掉效益低、污染大的帽子,成為朝陽產業。”廣西龍州南華糖業有限責任公司霞秀糖廠工人農智毅代表說,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業升級,是廠里去年最大的變化。
發展循環經濟,在“三廢”里淘金。農智毅說,在政策支持下,公司生產線不斷升級,蔗葉用于飼養,蔗渣用于造紙,連濾泥也能用來生產有機肥,蔗糖產業循環鏈實現了“無縫閉合”。
最讓農智毅興奮的是去年公司的大手筆:去年底,投資6億多元的漂白蔗渣漿項目建成投產,年產值可達7億元左右?!罢麄€流程采用全電腦控制,很多技術都是國際領先!”他自豪地說。
“先進技術落戶,讓傳統產業有了新動力?!鞭r智毅說,在龍州縣,農業和工業實現了良性循環,塑料制品、生物有機肥、年產9.5萬噸蔗渣漿……一根小小的甘蔗“造就”了多個新興產業群,全縣65%的農民依靠種蔗脫貧致富。
農智毅說:“企業的發展不能光看今天,更要多看明天,必須加快技改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提高核心競爭力。只有搶占市場先機,傳統產業才能煥發青春?!保ㄓ浾啐嫺锲?、謝建偉)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