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3月8日電據韓國《中央日報》網站8日報道,福島核泄漏事故發生之后,隨著反對核電的輿論呼聲高漲,世界各國紛紛保留停止原有核電站建設計劃。事故發生已有將近一年的時間,各國對核電態度逐漸形成兩種聲音。一種是德國和日本正在向“脫離核電”轉型,而另一種是美、法、韓等國在以加強安全性為基礎上,堅持原有的核電政策。
據悉,在核電站問題上,堅決反對的是德國。德國政府表示,已經停止正在運行的2臺核電機組,不久將會再停止8臺,計劃2022年前關閉剩余9臺機組。這是出于對安全隱患的憂慮,以及對本國新能源產業的競爭力充滿十足的信心。去年德國的總發電量中,風能和太陽能等新再生能源發電所占的比重達20%,超過了核能發電(18%)。而一直以來采取擴大發展核能發電政策的日本,現在54臺核機組中只有兩臺正在運行。日本正在研究以陸續關閉退役的核電站的方式,長期向無核電國家發展。
相反,美國時隔30多年重啟核電站建設計劃。上月9日,美國核管理委員會(NRC)在佐治亞州批準建設兩臺核電機組。這是繼1979年賓夕法尼亞州三里島(three mile island)核電站發生事故后,首次批準新核電站建設。世界上對核電依賴度最高、核電占全國電力比重達75%的法國也在今年初刊出的《核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報告書中下定論稱:“繼續發展核電是對國家經濟發展的最佳選擇。”
韓國政府也保持原有的政策基調。3月7日,知識經濟部部長洪錫禹表示“截至目前,政府對核電政策的立場完全沒有改變”。這是考慮到目前還沒有可以代替核電的最佳能源。將核電發展成為新興出口產業的戰略也是重要因素。據第一個國家能源基本計劃顯示,目前核電在韓國國內總發電量所占比重為34%,到2030年將成為絕對優勢能源,達到59%。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