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環(黃)渤海區近海捕撈壓力增大,漁民競爭性捕撈現象增多,漁民網地爭端呈現多發態勢,海上漁事糾紛,特別是春季捕撈季節網地爭奪引發的治安、刑事案件驟增,規模越來越大,造成的后果從拆除網具、導航儀器到械斗,越來越嚴重。有關人士指出,目前,我國涉及捕撈漁船管理的機構包括漁政、海監、海事、海警、邊防等多個部門,職能交叉、多頭管理、力量分散現象比較嚴重,難以有效應對日益復雜的管理局面。
漁民網地爭端上升
根據農業部以及部分科研單位的評估,與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相比,近年黃渤海漁業資源種類明顯減少,單位時間產量急劇下降,近海捕撈競爭加大。與此同時,2001年中韓雙邊漁業協定簽訂之后,我國漁民喪失了大片傳統作業海域。
初步統計顯示,約有10萬漁民受到《中韓漁業線協定》的影響。比如,2010年,我國有1750艘(其中黃渤海區1314艘)注冊捕撈漁船獲準進入韓國管轄海域作業,而這一地區注冊海洋捕撈漁船近5萬條,總功率約193萬千瓦。這個狀況造成大量漁船“轉戰”我國近海,進一步加大了近海捕撈壓力。
根據有關部門掌握的情況,在河北省,近幾年來,隨著漁業資源的日益減少,網地糾紛上升明顯。其中2010年就發生了“3.17”群體性案件;2011年初以來,河北省又發生了7起爭奪網地糾紛。
其中,11、25、26、35幾大漁區的劃分問題,遼寧綏中和河北樂亭、昌黎等地漁民爭奪激烈,成為重要糾紛隱患。2010年,25漁區5、6小區被河北漁民占有并從事捕撈作業,遼寧綏中漁民則提出把25漁區5、6小區各分一半給遼寧漁民,極有可能協商不成而埋下隱患。
在遼寧,有關部門已經掌握信息,經常在黃海邊緣越界捕撈的遼寧省興城市“丁二”船隊,其10艘遠洋漁船,早有打算在競爭最激烈的25漁區搶占作業區。每年3月中下旬,是25漁區競爭最激烈的時段。
一度在山東作業的漁船,2011年也已經呈現向河北尋找空間的苗頭。據了解,在山東海域從事捕撈作業的樂亭、昌黎一支船隊,帶領共計21艘漁船,已于2011年1月11日從山東返回河北,欲在河北海域生產作業。同時,山東省壽光市約有200余艘鐵殼漁船,由樂亭縣漁民牽頭,山東一家漁民協會帶領,也有意在河北轄區海域作業。前期山東漁船已在38漁區與樂亭漁民發生網具糾紛,下一步很有可能要提前占據38漁區,從而可能導致發生群體性事件。
多個地區傳統漁業船隊升級,建造大船搶占網地,也可能加劇網地糾紛。目前,河北秦皇島海域增加了新的船隊要尋找作業海域。山海關區漁民,采取集中建造大船的方式新建了9艘600馬力大船,聲稱船小在海上“吃不上飯”,近期即將下海捕撈。遼寧省蓋州市漁民也已新建了9艘大馬力漁船,將到25、26漁區下網作業。
此外,目前環(黃)渤海地區還有數量眾多的無證無號“黑”漁船,因缺乏管理,極易成為事故隱患。我國漁民越界到朝韓海域盜捕,被抓扣、罰款甚至槍擊事件也呈現多發、加重態勢。
“多龍治海”弊端日益凸顯
漁政管理形勢越來越緊張,但是我國“多龍治海”局面卻也愈演愈烈。“多龍治海”缺乏配合,已經很難有效應對復雜的海上局勢,反而出現由于信息不共享、資金投向分散,導致一些部門裝備落后,不能有效履行部門職責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對海域的有效管理。
按照現行管理體制,涉及捕撈漁船管理的部門主要包括海警、邊防,漁政(隸屬農業部),海監(隸屬國家海洋局,維護海洋主權),海事(隸屬交通部,實施海上救助)等。近年來,整合“五龍”的呼聲不絕于耳,但都沒有最終拍板。
“多龍治海”導致資源分散、難成合力。農業部黃渤海區漁政局是黃渤海區海上漁船管理的主要機構,但目前根本無法有效完成對附近地區的漁政管理。局長劉元林說,黃渤海面積約46萬平方公里,共有近5萬條捕撈漁船,但只有150艘漁政船,平均每艘漁政船管理3000多平方公里海域、300多條漁船,根本顧不過來。
此外,目前的漁政體制對漁政管理造成了非常大的困擾。一般來說,當前,環(黃)渤海地區省級以下漁政船狀況最差,但卻又承擔最多的漁政管理工作。尤其是地市許多漁政部門屬于自收自支單位,養人、養船絕大部分靠自收自支,平時連船只維修經費都很難保證。人員工資一旦和保養船只發生矛盾,就得先保證人吃飯。
“目前黃渤海區漁政船船況差、船齡長、噸位配置不合理,300噸級以上的漁政船只有20余條。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不能適應當前管理需要。”劉元林說,黃渤海區漁政局的5艘漁政船,除了中國漁政118、116號船船況比較好之外,其他船都已經有30多年的船齡。
“而且因為當時造船技術不行,導航等設備配備不夠,船只現在在近海專屬經濟區巡航都有難度,更別提將來到遠海巡航。”劉元林說。
海事部門每年整頓海上作業時,也會經常求助漁政等部門。記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海事局在曹妃甸區域只有一條30米長的監管船只,人手和資金力量嚴重不足。十二五期間,河北省海事局打算向交通部申請一條80米長的監管船,在曹妃甸、京唐港區域巡航,同時可以兼顧遼東灣和渤海灣,起到綜合安全監管、護航破冰的作用,但最后只批準了一條60米的監管船,沒有破冰能力,滿足不了實際需要。
相比之下,目前,海警、邊防等部門,執法船越造越大,初衷是打擊偷渡等事件。實際上,當前環(黃)渤海地區偷渡現象已經減少,已經沒有必要過多投入。
整合海上力量 有效管理海上漁船
河北省公安邊防總隊海警支隊有關人士指出,當前,應該發揮各涉海管理部門優勢,按照“分工負責,力量聯合”原則,建立海警、漁政、海事、海監等涉海部門聯勤聯動機制,大力開展聯合排查化解糾紛、聯合巡邏檢查、聯合執法辦案的海上治安管控,以提高執法效率,最大限度消除海上糾紛隱患。
“我國的漁船管理體系需要整體提升。有關單位應該盡快整合在一起,統一調度,承擔救助、漁政管理、海監、海警等職能。”劉元林說。
記者了解到,部門之間功能劃分模糊,多頭管理致矛盾較多,甚至仍不時發生部門沖突事件。在環(黃)渤海地區,不時發生海事、漁政等部門同時接到報警,但由于各部門信息不通、事先均沒有互相知會,幾路人馬趕往出事地點,各按部門規章進行執法,導致部門之間出現爭執。平時,漁政部門處理糾紛時,還經常不得不求助海警。因為漁民一旦抗法,漁政部門因為沒有執法能力,不能強扣漁民。
為了化解“多龍治海”矛盾,河北省沿海開展了海警支隊和邊防支隊派出所齊抓共管模式,并已經在唐山海域推行了聯勤聯動的試點,今年準備全面鋪開。之前,按照國家規定,3海里以內區域屬于邊防派出所管理,3海里以外屬于海警支隊,兩個部門經常出現推諉或矛盾。現在,兩個部門形成約定,先接警者出警。
?
相關鏈接:
海南各地最高氣溫超30度 漁民曬魚忙[組圖]?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