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商戶在銷售大蔥。當日,記者在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今年大蔥種植面積減少,再加上近期氣溫下降,產量降低引發供求失衡導致大蔥價格持續上漲,大蔥零售價從春節期間的1元多一斤漲到現在的4元一斤。而“田間地頭——大蔥經紀人——蔬菜批發商——蔬菜批發市場——菜市場——市民餐桌”的冗繁流通環節也助推蔥價上漲。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
元旦前后5元/公斤,現在10元/公斤,上海本地大蔥價格3個多月時間整整翻了1倍。
最近一段時間大蔥價格的暴漲甚至引起了全國范圍的廣泛關注。新華社18日發文稱,京穗等地大蔥價格暴漲,10元僅能買2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了肉禽。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原本并不“金貴”的大蔥價格在短時間內翻著跟頭漲?昨天,記者從種植大蔥的農場到大蔥銷售終端市場,對上海大蔥銷售鏈條所涉及的七大環節進行了逐一調查。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大蔥價格暴漲背后存在山東等主產地減產、北方市場缺貨,中間環節層層加價以及天氣冷等多種原因。
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大蔥價格暴漲,部分一級經銷商大賺了一筆。僅僅3個月時間,一級經銷市場的價格就翻了5倍,甚至有經銷商從中賺取了1000萬元,少數經銷商隱隱有囤積炒作的跡象。
3月19日,在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蔬菜批發商在等待顧客。當日,記者在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今年大蔥種植面積減少,再加上近期氣溫下降,產量降低引發供求失衡導致大蔥價格持續上漲,大蔥零售價從春節期間的1元多一斤漲到現在的4元一斤。而“田間地頭——大蔥經紀人——蔬菜批發商——蔬菜批發市場——菜市場——市民餐桌”的冗繁流通環節也助推蔥價上漲。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
流通環節層層加價 銷售商暴賺上千萬
在奉賢的星火農場等地,記者發現個別經銷商囤積貨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助推了大蔥價格的上漲。
記者了解到,在奉賢五四農場、星火農場,及南匯地區的臨港鎮的大蔥生產銷售鏈條中,一直存在著“農戶——經銷商”的承包合作的模式:普通的種植農戶承包下幾十畝至上百畝的土地,一些經銷商在農戶種下大蔥后,就與他們談好價格,承包下農戶所有大蔥的銷售。
“一些經銷商去年以2000元至3000元的價格承包下一畝大蔥,現在最高漲到了18000元/畝。”奉賢的經紀人王守勤說,每畝大蔥產量在4000至4500公斤,算下來每公斤大蔥的價格,由正常的0.6元/公斤漲到了1.8元/公斤,這其中的巨大差價都被經銷商賺去了。
記者也了解到,大蔥價格也并非一步漲到位,而是翻著跟斗上漲。山東的經銷商余老板告訴記者,元旦前后,大蔥價格維持在正常的0.6元/公斤左右,春節前大約1元/公斤,此后一直上漲,至春節后,很快就漲到1.5元/公斤。
經紀人王守勤告訴記者,由于是承包模式,一些承包下數百畝至上千畝大蔥的一級經銷商都“發財”了,“少的賺了兩三百萬元,最多甚至上千萬元。”而在這些經銷商中,囤積居奇的商人也不乏其人。據星火農場一些大蔥種植農戶介紹,兩名張姓經銷商兄弟在此間承包下大約2000畝大蔥,至今還有一大半庫存沒有銷售,“至少要賺一千萬元。”
3月19日,在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一位蔬菜批發商在搬運大蔥。當日,記者在太原市河西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由于今年大蔥種植面積減少,再加上近期氣溫下降,產量降低引發供求失衡導致大蔥價格持續上漲,大蔥零售價從春節期間的1元多一斤漲到現在的4元一斤。而“田間地頭——大蔥經紀人——蔬菜批發商——蔬菜批發市場——菜市場——市民餐桌”的冗繁流通環節也助推蔥價上漲。新華社記者詹彥 攝
北方市場缺貨 上海大蔥大量流向北方
昨天下午5點許,奉賢的臨港大道、新五四大道附近,一輛半拖掛大貨車正停在路邊裝貨。高聳的大蔥像小山一樣裝在車上,工人們正在用繩子勒緊,隨后蓋上雨披。
“這車大蔥大約40噸,要送往山東青島。”來自山東的批發商余老板告訴記者,春節以后,他幾乎每星期都在上海收貨,然后發往山東、北京、河南等地。
上海奉賢的五四農場、星火農場,及南匯地區的臨港鎮都是大蔥的重要生產基地。據公開資料顯示,上海2010年的大蔥種植面積在3.5萬畝左右。“去年少一點,大約在3萬畝。”上海奉賢的大蔥經紀人王守勤介紹,因為南北氣候差異,每年1月至3月份,上海的大蔥開始供應北京、天津、山東、河南等主要消費市場,“3萬畝大蔥中,上海本地消費大約占1/6。”
多數經銷商表示,大蔥今年價格暴漲有些出乎意料。“價格上漲原因不在上海本地,是北方山東等主產區大蔥減產導致的。”來自山東的余老板介紹,大蔥減產后,庫存減少,導致本來依賴山東庫存大蔥的北方市場早早缺貨;與此同時,今年年初以來天氣冷,山東的許多大蔥都被凍壞了,消息傳出來,北方大蔥的價格就節節攀高。
新華社18日的報道也證實,山東大蔥主產地章丘等大蔥種植面積減少50%,加上天寒、病蟲災害等原因,北方市場供應緊張。
“北方缺貨,大量的大蔥從上海市場進貨。”王守勤介紹,春節前后,上海的大蔥市場還不太火,進入3月份以后,幾乎每天都有四五十輛大貨車,源源不斷地向北方送貨,現在進入上海大蔥銷售的尾聲,每天仍有一二十輛大車發貨。(文字來源:東方網儲靜偉陳芳)
在山東章丘市棗園鎮史家村,農戶在裝運一批大蔥(3月16日攝)。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市民突然發現,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突然價格高漲,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錢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 記者在山東部分大蔥主產地采訪發現,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的供求失衡是導致大蔥價格暴漲的主因,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蔥價上漲。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種植及價格信息發布網絡,同時采取加大農超對接力度等措施,為快速上揚的農產品價格降溫。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 攝
在山東章丘市棗園鎮史家村一批大蔥準備裝運(3月16日攝)。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市民突然發現,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突然價格高漲,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錢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 記者在山東部分大蔥主產地采訪發現,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的供求失衡是導致大蔥價格暴漲的主因,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蔥價上漲。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種植及價格信息發布網絡,同時采取加大農超對接力度等措施,為快速上揚的農產品價格降溫。新華社記者徐速繪 攝
在山東章丘市棗園鎮史家村,農戶在裝運一批大蔥(3月16日攝)。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市民突然發現,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突然價格高漲,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錢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 記者在山東部分大蔥主產地采訪發現,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的供求失衡是導致大蔥價格暴漲的主因,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蔥價上漲。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種植及價格信息發布網絡,同時采取加大農超對接力度等措施,為快速上揚的農產品價格降溫。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 攝
農產品價格何時走出暴漲暴跌怪圈?這是北京一家超市銷售的大蔥,標價8.99元/500克(3月15日攝)。近期,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市民突然發現,一向作為炒菜配料的大蔥突然價格高漲,一些市民反映花10元錢僅能買到兩根大蔥。漲價后大蔥的風頭甚至蓋過肉禽和雞蛋,一度成為餐桌上的“主菜”。 記者在山東部分大蔥主產地采訪發現,種植面積減少、產量降低引發的供求失衡是導致大蔥價格暴漲的主因,而流通環節過多也助推蔥價上漲。專家建議,盡快建立全國范圍內的種植及價格信息發布網絡,同時采取加大農超對接力度等措施,為快速上揚的農產品價格降溫。新華社發(王振攝)
3月9日,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郯城街道辦事處新埠村農民在收獲大蔥。據新華社全國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2月中旬以來,大蔥價格由降轉漲,且漲速較快。與2月10日相比,3月7日,全國大蔥價格上漲15.5%。目前,全國大蔥價格大幅高于2011年同期,3月7日價格同比上漲53.1%。新華社發(張春雷攝)
3月16日,山東省章丘市慶元村的農民在收獲大蔥。近期以來,受種植面積減少和不利氣候因素等影響,市場上的大蔥供應不足,價格持續走高,一些地區每斤大蔥的價格超過了5元錢。作為我國大蔥主產區之一的山東省目前尚有一定數量的越冬大蔥保存在蔥田里。3月中旬以來,氣溫明顯上升,山東各地蔥農利用氣溫回暖、土壤解凍的有利條件開始大量收獲越冬大蔥,供應市場。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3月16日,山東省章丘市慶元村的農民在收獲大蔥。近期以來,受種植面積減少和不利氣候因素等影響,市場上的大蔥供應不足,價格持續走高,一些地區每斤大蔥的價格超過了5元錢。作為我國大蔥主產區之一的山東省目前尚有一定數量的越冬大蔥保存在蔥田里。3月中旬以來,氣溫明顯上升,山東各地蔥農利用氣溫回暖、土壤解凍的有利條件開始大量收獲越冬大蔥,供應市場。 新華社記者徐速繪攝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