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23日消息(記者陳敬儒 實習生林東)22日從省人才辦獲悉,據不完全統計,從2010年以來,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不斷升溫,我省吸引了122名高層次“海歸”,還吸引6個新能源、新材料、現代農業等領域的海外高層次人才重點創業項目落戶我省。
“我是海南人,一直以來都找機會回家鄉創業,現在終于如愿以償回到海南。”22日,在藥谷二期新建的廠房里,海南斯坦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海南省第二批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韓金光對記者談及自己回海南的初衷時,仍然一副陶醉的模樣。
韓金光是海南省引進的高層次人才代表之一,他從日本回到海南,研究開發使用生物技術提取植物里的有效成分,用于生產食品、藥品原料。目前已取得十項國家發明專利。苦瓜項目產品已進入產業化生產,香蕉項目產品已完成中試并獲農業部生產許可證,在帶動我省大宗農產品深加工和產業化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去年,韓金光獲得了高新區以優惠價格提供的30畝土地,在藥谷二期建設6萬平方米的新廠房和研發樓,今年8月份將投入使用。
韓金光說,這幾年來,海南的人才政策和對人才的重視程度,讓他深深地感覺到選擇回海南創業是正確的。他認為,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不斷深化,還會有更多的留學人才來海南創業發展。
“除了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巨大感染力外,人才政策、政府鼓勵、領導重視、積極引導等也是吸引留學人員來瓊的關鍵因素”。省人才辦一位負責人說。
海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胡碧煌記得,2009年1月他從美國輾轉飛至海口,專程來到海南大學,考察學校軟硬件,發現海大很多方面的科研設備接近或趕上美國水平,是搞科研的好地方。他作出決定,到海南來好好干一番偉大的事業。
與胡碧煌有同感的還有2010年年初被海南大學引進的何朝族。1996年,何朝族畢業于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植物系,獲博士學位,2000年5月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主要從事植物分子生物學和植物病原微生物基因組學研究。現在擔任省熱帶生物資源可持續利用重點實驗室主任及海南唯一國家重點學科“作物遺傳育種”責任教授。
“隨著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升溫,海南對高層次人才的吸引力不斷在增強。”海南大學人才引進辦一位負責人說,近兩年來,海南大學已引進了10多名留學人才,引進該校劃分為“D類”的人才20多名,還通過柔性方式引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5人,成了我省引進“海歸”人才的大家庭。
海南大學何朝族、海南醫學院朱寧文……一個個畢業于國外名校的“海歸”,紛紛飛至海南。
兩年多來,海南迎來122名高層次“海歸”,主要分布在科研機構、大學院校和醫療衛生機構。同時,我省還依托柔性引才方式充分利用省外智力資源,采取兼職、項目合作、專家咨詢等多種方式,吸引兩院院士、長江學者等高層次人才為我省提供“候鳥型”智力支持。
在引進高端人才工作上,海口市不甘人后,不斷探索建立人才柔性流動機制,采取特聘、兼職、項目合作與攻關、人才租賃等柔性流動方式,吸引高層次人才和海外留學人才到海口市工作。據不完全統計,通過人事部門辦理手續的海外留學人員就達40多人,目前分布在市政府一些職能部門、檢察機關、法院、醫院和企業里。另外,從美國、英國、日本、德國、澳大利亞、加拿大、丹麥、意大利、新加坡等回國的35位海外留學人員目前都已入高新區、保稅區園區創業,他們獨資創辦高新技術企業11家。
?
?
???相關鏈接
海南人才信息庫4月運行 18高校實現與企業對接?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