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師范大學公布的一份“中國彩民行為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彩民已達兩億多人,其中問題彩民約700萬,重度問題彩民達到43萬人。問題彩民絕大多數感覺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屬于中層以下。
國外有關統計數據顯示,“問題彩民”的比例為整個彩民人數的2%至3%,而我國目前的“問題彩民”占比已經高達3.2%,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3%的上限。按照一般的說法,一個“問題彩民”影響3至4人,700萬問題彩民,意味著至少將有2100萬人受到影響,加上問題彩民,這個數字將達到2800萬。很顯然,對“問題彩民”已經到了不得不關注的時候。
“問題彩民”的出現有個人購彩目的不正、自控能力差方面的原因,但如果將“問題彩民”的問題只是歸咎于彩民本人,則有失公允。博彩業本身就是一個投機性的行業,盡管有福利、公益之名,可卻不能改變其博彩的本質。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些“問題彩民”其實陷入的是“賭徒困境”,越不中越買,越買越不中,從而形成惡性循環。
這幾年,我們的福利彩票、體育彩票遍地開花,銷售業績扶搖直上,也的確為福利事業做出了不少貢獻。但是,伴隨彩票業的繁榮衍生出來的700萬“問題彩民”卻令人相當頭痛。問題彩民絕大多數感覺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屬于中層以下。這種中低收入人群購彩現象可以稱之為“窮人購彩”。窮人購彩絕非是因為窮人的道德素質高尚、公益觀念超前,而恰恰是因為窮人上升渠道的逼仄。人人都有一夜暴富的夢想,但這種夢想只是一個小概率事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窮人卻為此喪失了理性。窮人購彩的非理性主要是由于其收入來源的有限和對財富的非理性追求。當購買彩票不再是為了公益和娛樂,而是成為“窮人上升之路”的備選項,彩票悲劇就注定難以避免。
發行彩票是為了幫助窮人,但是窮人卻買了更多的彩票。窮人購彩已經成為中國彩票業不得不面對的一種困境。“問題彩民”的逐日增多其實與我們當前彩票發行的宣傳導向有很大的關系。我們的彩票發行部門更多的時候是在強調彩票的收益,而忽略了彩票風險;強調的是一夜暴富,而非福利公益。正因如此,報紙上才會隔三差五就會出現某某人中了幾百萬、上億元大獎的消息,無非就是造勢,誘導彩民多買彩票。
“問題彩民”的存在既不利于社會和諧,同時也是對彩票業的一種戕害。“問題彩民”越多,彩票業的負面影響越大,彩票業的合法性必將遭受質疑。讓“問題彩民”走出困境,一方面需要給予“問題彩民”更多的社會上升渠道,增加他們的收入,讓他們意識到“一夜暴富”只是小概率事件,購買彩票只能是小賭怡情;另一方面,彩票管理和發行部門要注重理性引導,避免“一夜暴富”式的非理性誘導,強化彩票業的公益性,淡化彩票業的賭博性。(關東客)
?
相關鏈接:
中國700萬彩民買彩票上癮 問題者自感社會地位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