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3月31日消息??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會后發表了《德里宣言》和行動計劃。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會晤一方面大大推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務實合作,強化了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維護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的特征,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進一步拓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領域。
務實合作成果顯著
“金磚國家是在金融危機中誕生的,所以更加關注經濟金融領域的合作。”中國社科院金磚國家研究基地研究員宋泓表示,此次領導人會晤期間金磚國家金融合作得到了進一步深化。
在與會各國領導人見證下,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五國開發銀行共同簽署了《金磚國家銀行合作機制多邊本幣授信總協議》和《多邊信用證保兌服務協議》。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經所所長陳鳳英認為,相關協議為金磚國家各成員國提供了一個使用本幣結算、投資的平臺,這將便利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和投資,也有助于減輕對美元的依賴、防御匯率風險,降低交易成本。
與會領導人還探討了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的可能性。陳鳳英認為,新的開發銀行若能成立,將為金磚國家和其他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等籌集資金,有助于推動世界金融中心多元化,彌補現有由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金融體系的不足。
會晤還形成了一份涵蓋財金、經貿、農業、科技、衛生等諸多領域的17條行動計劃,力求為金磚國家各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
分析人士指出,金磚國家成員國分別來自亞洲、非洲、歐洲和拉丁美洲,人口占世界的40%以上,經濟總量占世界的近20%,對外貿易額占全球的15%,對全球經濟具有很強的輻射性。金磚國家保持良好發展,本身就是對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的重大貢獻。在國際形勢繼續發生深刻復雜變化、世界經濟復蘇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的背景下,金磚國家加強合作可以為世界經濟穩定復蘇傳遞信心。
參與全球經濟治理
全球治理是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重要議題,其核心是加強全球經濟治理。分析人士指出,金磚國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就是要繼續改革國際經濟金融體系,增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促進世界經濟平穩復蘇和強勁增長,為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會晤期間,各國在重申支持二十國集團(G20)在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明確提出要“建立更具代表性的國際金融架構,提高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和代表性”,并“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進展緩慢表示關切”,要求“世界銀行的性質必須從主要協調北南合作轉變為加強同所有國家的平等伙伴關系,以解決發展問題,并不再使用過時的‘捐助國-受援國’分類”。
前中國政府非洲事務特別代表、前中國駐南非大使劉貴今表示,金磚國家在金融領域加強合作有利于改變不合理的國際金融秩序,使包括金磚國家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在國際金融秩序中擁有更多發言權,從而推動金融體制朝著有利于發展中國家的方向發展。
宋泓認為,與以往相比,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為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發出自身聲音、表明自身立場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越來越發揮著新興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利益維護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會晤還在推動解決全球發展問題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各國承諾推動國際社會落實好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推動多哈回合談判早日實現發展回合目標,幫助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維護能源和糧食安全,支持金磚國家今年辦好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大會和生物多樣性大會。
“金磚國家沒有另起爐灶,而是希望與現存機制合作,倡導繼續發揮G20、聯合國等現有多邊機制的作用。”劉貴今表示,金磚國家所倡導的全球治理不是要挑戰現有機制,而是希望與這些機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這樣做不僅可以維護發展中國家的利益,而且對發達國家同樣有利。
關注探討熱點問題
會晤結束后發表的《德里宣言》中有一定篇幅談到敘利亞局勢、伊朗問題等,表達了金磚國家領導人對國際、地區熱點問題的關注。
分析人士指出,此次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在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各國都主張根據國際法準則,通過多邊主義應對當今世界面臨的各種挑戰,呼吁和平解決有關危機,認為應該根據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通過政治、外交和對話手段解決國際熱點問題。
劉貴今認為,目前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議題雖然仍以經濟為主,但在政治領域,金磚國家正發出越來越一致、越來越響亮的聲音,在事關全球治理、世界和平與安全的問題上,金磚國家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表示,金磚國家領導人在政治領域的磋商已經起步。“各成員國經過內部磋商后就全球治理和國際、地區熱點問題共同發聲,主張通過協商和談判等和平方式解決有關危機,顯示出金磚國家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建設性作用。”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