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立足內生增長。這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優勢,也是亞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亞洲人口約占全球的45%,絕大多數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各國國內和各國之間發展不平衡,內需市場潛力巨大。亞洲還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勞動人口,有最大的工程師與科研人員隊伍,人力資源優勢明顯。在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參與全球競爭的同時,著力開拓內需市場;在保持投資適度增長、增加要素投入的同時,充分發揮消費的作用,發揮科技進步和勞動者素質提高的潛能,亞洲經濟是能夠實現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的。
二是秉承開放包容。這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過去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是在開放中實現的,今后亞洲進一步發展仍需堅持開放,包括向世界開放和各國相互開放。實行開放的地區政策,在開放中相互促進、取長補短,對亞洲持久發展意義重大。各國應增進相互信任,加強學習借鑒,倡導包容性增長,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溝通協調,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糧食和能源資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戰,主動參與全球治理結構和國際金融體系調整改革。同時,我們歡迎地區外國家參與亞洲發展進程并發揮建設性作用。這有利于促進亞洲繁榮,有利于促進新興經濟體與發達經濟體深化合作,有利于世界和平、穩定和發展。參加本次年會的嘉賓有1/3來自歐美國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亞洲更加開放。
三是實現互利共贏。這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近年來,亞洲國家之間各種務實合作不斷加深,東南亞、中亞、東北亞、南亞等區域合作成果豐碩。目前,亞洲區域內貿易占全部貿易的比重已超過50%,彼此在合作中獲得了發展的紅利。新的形勢下,需要各國繼續加強磋商與合作,推動全球貿易自由化、投資便利化,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提升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網絡化水平,深化區域及次區域合作,促進亞洲和世界各國共同發展。開放合作于人有利,于己有利,是互利共贏之路。
四是促進團結和諧。這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亞洲各國體制和模式多樣,民族和文化多元,團結互助格外重要。建設一個和平、團結、和諧的亞洲,需要繼續發揚同舟共濟的精神,共同應對金融危機沖擊和經濟風險挑戰,共同克服重大自然災害的影響,共同解決發展中遇到的階段性難題;需要在經濟發展中更加重視社會公平正義,更多幫助欠發達地區和困難群體,促進各國人民共享發展的成果。
五是堅持和平發展。這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亞洲之所以能夠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長期保持了總體和平穩定的局面。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的國際體系中,各國和亞洲的繁榮發展,應當也只能通過和平與合作來實現。從戰略高度考慮彼此關系,求同存異,尋求利益最大交匯點,是各方根本利益和長遠利益所在。無論是以往的遺留問題,還是現實的分歧和爭端,只要有關各方從維護相互友好關系和發展大局出發,尊重歷史,遵循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是能夠通過對話協商與和平談判解決的。這是亞洲之福、世界之幸。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