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士們、先生們!
中國是亞洲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經濟與亞洲經濟密不可分。中國堅持走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之路,也將為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貢獻力量。近年來,中國經濟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實現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和民生不斷改善。中國經濟的基本面是好的,發展的態勢沒有改變,有條件保持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
我們也認識到,中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一些結構性矛盾凸顯,需要逐步解決。當前,我們將按照推動科學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要求,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既立足當前,穩增長、控物價、促和諧;又著眼長遠,在調結構、惠民生、抓改革等方面取得新進展,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快轉型是關鍵。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中國“十二五”發展的主線,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是轉方式的主攻方向,擴大內需是結構調整的首要任務,城鎮化是中國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中國人口多,地域遼闊,正處于工業化、城鎮化持續發展的階段。去年城鎮人口比率剛剛超過50%,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會有1000多萬人口從農村轉入城鎮,能夠釋放巨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同時,提升工業發展水平,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并提升其比重,可以為擴大內需、增加就業提供強有力的產業支撐;保障糧食安全、保護生態環境、發展現代農業,可以為擴大內需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總之,協調推進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實行“三化”并舉,是中國現代化的必由路徑,也是轉方式、調結構、擴內需的戰略舉措,可以助推中國在“十二五”期間乃至更長時期保持經濟適度較快增長,不斷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
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改善民生是根本。我們加快轉型、調整結構,根本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而保障和改善民生又有利于增加收入、刺激消費、開拓市場,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相輔相成,可以形成良性互動。中國正在進行的就業扶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全民醫保等醫改重點工作的推進、集中連片扶貧攻堅等都是重大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發展工程。實施這些工程,致力于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同時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都是調節收入分配的重大措施。我們將著眼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構建社會保障的安全網,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鼓勵就業創業,努力實現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發展同步,提高居民消費能力,擴大國內需求,使現代化建設不斷向前推進,使全體人民共享成果、切實受益。
繼續促進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改革創新是動力。30多年來中國發展取得巨大成就,進入新世紀后現代化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靠的是改革開放。面對世情、國情的深刻變化,破除那些不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機制障礙,還是要靠改革開放。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時期。我們將深化財稅、金融、價格、收入分配、企業等方面改革,努力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新突破,更好地發揮市場機制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全面推進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注重增強發展的內生動力和內在活力。中國擴大內需是在對外開放條件下進行的。我們堅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實行出口和進口并重、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并舉,有重點地擴大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努力提高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中國對內外資企業一視同仁,致力于營造公開透明、公平競爭、可預期的市場和法治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促進各類企業在創新轉型中共同發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