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前舉行的2012中國國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展覽會上,隨著我國步入8元高油價時代,新能源汽車逐漸吸引公眾更多的關注,而旨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規劃何時能夠出臺成為了議論的焦點。對此,工信部規劃司發展規劃處處長姚珺表示,新能源汽車規劃在重新修訂后有望在上半年發布。
油價“破8”有車族叫苦
隨著3月20日國家發改委上調國內成品油價,正式宣告了我國汽油“8”時代的到來。國內油價在過去9年翻了3倍,從“1”時代進入“8”時代,用了10年時間,而從“7”時代步入“8”時代僅用了454天。目前,我國石油的對外依存度已達55%,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上漲,油價“破九”的那一天似乎也為時不遠了。
上調油價的當晚,有車族紛紛出門連夜排隊加油。“每加一箱油就多出二三十元,一個月就多支出一兩百元,貌似錢不多,積累起來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對私家車主小王來說,更多的是無奈:“油價這么漲下去,真不敢開了。”越來越多的有車族開始選擇少開或不開車,買得起卻開不起,正是高油價帶來的直接影響。
此次油價的上調,也給原本就處于淡季的車市吹去了一股寒風,汽車消費市場不再門庭若市,許多潛在的消費者紛紛推遲了購車計劃,原本看中大排量汽車的消費者也不得不把關注的目光轉向小排量汽車。高油價對消費者造成的心理影響也使汽車廠商銷售壓力倍增:“來看車的人越來越少了,車越來越不好賣了。”
新能源汽車受市場追捧
對國內新能源汽車來說,油價的上漲卻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過去混合動力車以及電動車一直受冷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當時的油價還尚能被消費者接受。如今油價的不斷上漲,在給傳統能源汽車帶來壓力的同時,也使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表示,全球汽車發展的方向是新能源汽車,在現有技術條件下,混合動力車在節能汽車市場上占據相對主要的地位,油價上漲在某種程度上對其是刺激拉動。
但是,新能源汽車要想獲得市場的認可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消費者有購買意愿,目前來看主要是被動意愿,而油價持續高漲則起到助推作用;二是要有足夠多新能源汽車產品可供選擇,并且多數人能夠買得起,價格儼然成為最關鍵的因素。
一直以來,以混合動力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的售價居高不下,以豐田為代表的西方汽車廠商把持著新能源汽車的核心技術,這成為阻礙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的關鍵因素。隨著油價的高企,普及新能源汽車的呼聲日益增高,我國多家整車制造公司也開始加大投入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能源汽車,給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價格的不斷走低,新能源汽車能耗低的優勢將更為明顯。以國產兩座東風純電動車EJ02為例,該車充滿電后可持續駕駛100-140公里,最快時速可達100公里。以運行100公里計算,EJ02需耗電14—16千瓦時,按每千瓦時0.6元計算,成本不到10元。而同樣排量為0.8L-1.0L的兩座車運行100公里,需耗油4升,以目前汽油8元/升價格來算,需花32元,起碼省了2/3的成本。
國家加大扶持力度
事實上,近年來隨著油價的上漲,我國加快了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扶持力度。2010年國家啟動了節能汽車推廣工作,對消費者購買節能汽車給予一次性3000元定額財政補貼。今年3月,財政部、國稅局、工信部聯合印發《節約能源使用新能源車船稅政策的通知》,對節約能源的車船,減半征收車船稅,對使用新能源的車船,免征車船稅。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布局的加快,《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何時能夠發布更是備受市場關注。“經過了幾輪的修改,本次送審的規劃內容更加完善和規范。”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表示,自主品牌的發展作為汽車產業的重要戰略之一,會受到規劃的重大扶持,產業在培育的過程中會出現幾大龍頭企業,起到表率作用并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現在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一個關鍵節點,新能源車開始從以研究為主到正式應用的轉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根據科技部公布的數字,前面兩個五年計劃中國的電動汽車大概有二三十億元的投入,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研究并不算晚。
董揚認為,汽車相關的稅收制度必須做出改變,中國對于碳排放的限制政策并不完善,比如我國的燃油稅,雖然鼓勵省油,但是力度遠遠不能和發達國家相比,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會限制我國新能源車的發展。
?
相關鏈接:
分析稱奧巴馬得票率受高油價影響 或陷兩難境地
油價“8元時代”降臨:生活成本心理壓力驟然增大
國內航線燃油費5日起上調10元 國際油價回落
需求趨軟供應增加 國際油價大漲之后回落
張國寶:今年國際油價估計在每桶130美元以內
高油價拖累經濟復蘇 美英法欲動戰略儲備
美欲聯合他國釋放石油儲備 國際油價走向引關注
美國能源情報署預計今年油價將升至每桶115美元
安徽21億補貼出租車等部分行業 應對油價上漲
?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