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電”齊發 為海南提供能源保障
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離不開電力作保障。
從2000年起,海南電力需求每5年翻一番,去年全省電網售電量達137.95億千瓦時。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我省電力供求矛盾日益凸顯。
為保障電力供應,近年來,我省積極引進大企業、大項目,大力推進電源點建設,實行核電、火電、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建設“四電”齊發,海南電網220千伏主網架也于去年實現了從“東部單環西部雙回”到“全島雙環網”的轉變,全省電力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總投資約190億元的海南昌江核電工程一期1號、2號機組于2010年開建,目前一期項目核島安裝已全面啟動,工程由土建轉入安裝階段,首臺機組計劃2015年投入商業運行,首期工程兩臺機組全面商業運行后,每年可發電近90億千瓦時。
火電建設方面,華能東方電廠二期擴建工程計劃投資26億元,主要是在一期工程的擴建端再建成2臺35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工程設計年發電量約45億千瓦時。
作為新能源產業的風電建設也拉開序幕。截至去年6月底,我省已建新能源裝機容量249.5兆瓦,其中風電裝機容量達244.5兆瓦。截至去年6月,我省已并網運行的風電廠共有5個,其中包括感城、四更、峨蔓等三個風力發電項目,東方高排風電項目正抓緊建設。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太陽能光伏發電也揭開其神秘面紗。2011年,由海南天能電力有限公司投資4.4億元建設的臨高20兆瓦光伏并網示范工程正式并網發電,投產后每年可提供清潔電能2600萬千瓦時。
啟動大項目 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
工程性缺水,是多年來制約海南農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近幾年,我省加大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大項目,以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
2011年3月1日,注定要載入海南水利建設史冊。這一天,備受關注的紅嶺水利樞紐工程正式開工建設。
這是我省破解工程性缺水難題的大型水利樞紐工程,該工程以城鄉供水和農業灌溉為主,結合防洪,兼顧發電等綜合利用。它將從根本上解決瓊東北地區工程性缺水的難題。
紅嶺水利樞紐建成后,海南將編織起北有松濤、南有大隆、西有大廣壩、東北有紅嶺的完善水網。
多年來,由于缺水,我省大廣壩周邊205萬畝土地,實際灌溉面積不到22萬畝,周邊幾十萬農民只能望天吃飯。
2007年2月26日,由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投資10億元建設的大廣壩戈枕水利樞紐工程開工,2009年12月竣工投產,比計劃整整提前了9個月。這項被譽為開發海南西部經濟的一把“金鑰匙”的關鍵性工程的建成,從根本上改變了海南西部干旱缺水現狀。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