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媒體指出2011年對外投資收益為-268億美元后,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管濤回應稱,對外投資收益是金融機構、企業、個人的匯總,2011年我國對外投資收益達128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外匯儲備的經營收益。
此前有媒體報道指出,中國對外投資以官方的外匯儲備資產為主,但此部分的投資收益有限,主要投資美國債券。2011年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經常項目下的“投資收益”為-268億美元,意味著中國在國際資本的輸入輸出中沒有賺到錢。
“對外投資和外來投資一碼歸一碼,不能因為我國投資收益為負,就籠而統之地說我國對外投資虧錢。”管濤昨天表示。據管濤介紹,投資收益統計是對境內外數以千計的金融機構、幾十萬家企業和千千萬萬的個人雙向投資的收益和融資成本的匯總。我國對外投資每年都有收益,2004年-2011年,我國對外資產年均增長26%,對外投資收益年均增長32%。2011年我國對外投資收益達128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外匯儲備的經營收益。
外匯局表示,我國對外投資以外匯儲備運用為主、民間投資為輔,主要是債權投資;外來投資以外商直接投資為主,主要是股權投資,多數帶來技術和管理經驗,且流動性較差,存在經營風險,按照市場規律股權投資回報理應高于債權投資。需要指出的是,外來投資回報中,相當一部分是企業應付給外方股東的已分配未匯出利潤和未分配利潤,因看好中國市場繼續滾動投資,并沒有實際的資金流出,而是在編制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賬務處理,也是影響國際收支平衡表中的投資收益為負的重要因素。
“我們正在加快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積極支持境內機構和個人等民間對外投資,逐步實現藏匯于民,不斷提高對外投資回報。”外匯局表態稱。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