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網5月13日消息??海口市一所少兒英語培訓學校,從2009年招生辦學至今兩年多,直至近日由于拖欠工資、老板“跑路”導致老師罷課,數百名學生交了學費無課可上,家長們才發現該學校根本沒有教學資質,屬于違規辦學。目前,數百名學生家長陷入維權難的困境。
老板“跑路” 老師罷課
記者調查了解到,海口我樂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的海口我樂學少兒美語學校,從2009年11月面向社會招生,為少兒提供英語培訓。該學校在海南省海口市、儋州市、瓊海市都有分校,總共近500名學生,在海口有13名老師和300多名學生。
“各位家長,由于學校臨時有事,今天晚上不上課。”5月9日下午,我樂學少兒美語學校的學生家長吳先生突然收到老師的短信。“后來我才知道,原來是老師們集體罷課,去堵拖欠工資準備‘跑路’的老板。”吳先生說。
由于經營不善,我樂學少兒美語學校從今年2月開始拖欠老師工資。“從2月份開始,我們的工資就一直沒發下來,負責人也不再露面。”該學校的徐老師說。
9日當天,聽說我樂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偉要離開海口,由于擔心老板“跑路”一走了之,老師們當晚罷課,趕到海口美蘭機場進行“攔截”并發生肢體沖突。
數百名學生家長陸續知道真實情況后,擔心學費“打水漂”,也集體行動起來找李偉退錢。“我2011年9月預交了今年的4180元學費,現在課沒上,錢也沒法退。”學生家長陳女士說。
老師和家長在派出所發現,李偉稱公司賬戶上只有600多元,無法支付老師的工資。但李偉否認“跑路”,稱公司沒有倒閉,雖然有欠薪但一直在設法彌補。據初步統計,該公司拖欠的老師工資加上尚未提供教育服務的學費一共100多萬元。
記者12日來到該公司位于海口市景瑞大廈的辦公地點,發現公司已經關門。由于公司無錢支付工資,老師繼續罷課,幾百名培訓班學生從9日開始持續停課。
無教學資質 違規辦學兩年半
5月10日,100多名學生家長帶著合同向公安機關報案,投訴我樂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涉嫌欺詐,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進行調查。
據海口市公安局龍華分局副局長陸慶前介紹,我樂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20日,注冊資本30萬元,經營范圍為計算機軟硬件、服裝、工藝品、電子產品、網絡科技開發等。
該公司自成立起,開始辦理少兒英語培訓班,每個學生家長與公司簽訂《訂購合同》,每年繳納學費4000元-5000元不等,是該公司平時的主要收入。據陸慶前介紹,從2011年開始,我樂學科技發展有限公司開始虧損。隨著生源進一步減少,公司今年收入僅14萬元,支出45萬元,入不敷出導致拖欠老師工資。
公安機關稱,李偉主觀上不存在合同詐騙的故意,客觀上沒有收取學費挪作他用的行為,不涉嫌合同詐騙罪。學生家長可通過民事訴訟追討損失,勞動部門也會對該公司拖欠員工工資一事進行立案調查,該公司員工也可通過法律途徑討薪。
令老師和家長沒想到的是,據公安機關調查,該學校開辦兩年多來,對孩子的英語培訓未經過教育部門審批,沒有辦學資質,屬于違規辦學。
海口市教育局職業與成人教育處處長傅軍表示,培訓類機構辦學必須向教育行政部門提出申請,在對其師資、辦學場地、資金來源等情況審核后頒發辦學許可證,培訓機構才能進行招生。
監管缺失 學生家長維權難
海口市教育局副局長王涯燕說,該學校沒有辦學資質開辦招生兩年多,教育部門確實有責任,學校招生收費時要向物價部門出示教學資質的辦學許可證,因此物價部門也要監管。
“出現這種情況,反映出監管方面的漏洞。”王涯燕說,應該加強對民辦培訓類學校的監管,確保學生家長權益得到保障。教育部門應該保持信息暢通,設立舉報電話;要及時公開有資質的培訓類辦學機構的信息,方便公眾查詢,利用這種資源服務于政府的監管。同時對辦學機構進行年檢,向社會公布相關情況,讓家長在選擇學校的時候更加方便和放心。
有關專家表示,目前市場上的教育培訓機構五花八門,許多培訓機構都不具備申請“辦學許可證”的實力。家長在選擇時要慎重,要求對方出具教師的教學資質和培訓機構的辦學資質。否則一旦發生糾紛,家長的利益難以得到保證,也會給自己的維權帶來困難。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