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專業服務機構普華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禮18日在上海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表示,中國經濟轉型步伐穩健,不會產生“金融危機后遺癥”。他表示,未來兩三年中國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普華永道將擴大在華規模,培養更多專業服務人才。
戴瑞禮認為,中國經濟轉型是必由之路,很多發達國家也曾走過類似道路,因為轉型而導致的經濟增速放緩并不意味著外資企業生存空間變窄,相反,專業服務型企業更能獲得機遇。
“普華永道全球CEO調查顯示,CEO們仍然相信中國是最大的投資目標市場。”戴瑞禮說,“我們的機遇主要來自兩個方面:第一,中國現在有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走出去’,投資海外,這就給了我們開展業務的機會;第二,繼續協助政府的‘引進來’策略,幫助跨國企業在中國市場的深耕細作。另外,因為經濟結構轉型,整個財務及咨詢行業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我們可以成為行業發展的一分子,當然,這既是機會,也是責任。”
就中國企業的創新能力,戴瑞禮認為,這是所有企業都在考慮的事情,不過,創新力會因企業規模和所處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區別,“現在中國的企業正在‘走出去’,在考慮全球范圍投資和競爭力,這些都是和一貫秉承創新理念密不可分的。”
此外,戴瑞禮并不贊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是金融危機“后遺癥”的說法,他認為,哪怕沒有金融危機,中國經濟也要轉型,而增速放緩是轉型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這是很正常的事,況且目前的增速已經是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了。”
據介紹,目前普華永道在全球有近17萬名員工,其中中國超過12000名,“毫無疑問,我們會進一步拓展業務,招聘并培養更多的青年才俊。”戴瑞禮說。
?
相關鏈接:
金融危機使收入大幅縮水 希臘家族賣島求生存?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