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杭在街上吹薩克斯義演。圖/記者王塔
還有10天就要小學畢業了,天心區幼幼小學12歲的蘇杭給母校留下了一份禮物——“畢業生獎學金”。蘇杭用自己的名義,在學校設立了優秀畢業生獎學金,獎勵語、數、外單科成績最優秀,家庭相對困難的畢業生。
而事實上,這也算是蘇杭父母送給他的一份畢業禮物。因為,盡管通過街頭義演募集了部分啟動資金,但大多數資金是蘇杭向父母“借”來的。蘇杭表示將再通過義演的方式,來“還”這筆錢。本報記者王塔長沙報道
記者:這么小就用自己的名義成立獎學金,會不會不好?
蘇磊:不會啊。我們家一直有助人的傳統,這是我們的一種教育方式。小孩跟我們打了借條,我們也能培養他信守承諾的本性,增加他的社會責任感。
記者:你平時很注重孩子的社會教育?
蘇磊:是的。周末有時間,我經常會帶小孩去湘江邊上撿垃圾,養成環保的習慣。有時候,會帶他去福利院幫助老人,讓他從小有這種意識。
記者:你認為什么是慈善?
蘇杭:應該就是幫助他人,然后自己也會感到快樂吧。
記者:以后會歸還向父母借的錢嗎?
蘇杭:肯定會的。6月3號我又做了一次義演,募集了270元錢,這個暑假我應該就能把借的錢全還了,都計劃好了。
“小校友”出資設立畢業生獎學金
6月5日下午,天心區幼幼小學內,蘇杭在200多名畢業生面前發表了演講。盡管這不是他第一次面對這么多聽眾,但他還是“有些緊張”。
蘇杭設立的畢業生獎學金,每年將分別獎勵給3位學習成績優異但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貧困的畢業生。根據蘇杭和校方簽訂的約定,在此后的6年里,蘇杭每年都會給3名優異貧困畢業生每人提供500元獎學金。
“校友成立獎學金制度,在學校早就有傳統。”班主任覃潔介紹,在校學生成立獎學金,也不是第一次。上世紀90年代,一名在校生用拾金不昧的1000元,就成立了學校的“德育獎學金”。
在覃潔的班里,蘇杭的“特長是會吹薩克斯,社會活動能力很強。”有好幾次,蘇杭在步行街吹薩克斯義演,覃潔都在旁邊看過,一個小時差不多能募集到200多元。當蘇杭提出用這筆錢幫助身邊的同學時,老師告訴他成立獎學金是個不錯的選擇。“學校對這種自立的方式還是很支持的,經過研究,決定成立這個獎學金。”
第一次街頭義演,父親比兒子更緊張
為什么要這么做?12歲的蘇杭顯得很認真,“幫助別人,也會讓自己感覺快樂。”大約在兩個禮拜前,蘇杭曾給砂子塘社區10位貧困生,每人捐贈了1000元,共計1萬元。
吹薩克斯,是蘇杭的業余愛好。去年7月份,他剛拿到4級證書。一次步行街的偶遇,讓蘇杭看到了不一樣的表演方式,“賣唱的哥哥得了不少錢,我覺得自己也可以。”蘇杭的想法,得到了爸爸的支持。今年3月起,一有天氣晴好的周末,蘇磊就帶著兒子去街頭表演。面對公眾,蘇磊的心態明顯不如兒子。第一次在王府井旁表演薩克斯,蘇磊的臉都紅了,兒子蘇杭卻順利完成了表演。一個小時的時間,蘇杭募集了200多元錢。
“這筆錢,是以募捐的名義來的,所以我不能收。”蘇杭說,原本想把幾次義演募集來的近千元錢交給老師,捐給需要的同學。但說好的受助對象最終沒有出現,“可能都是班上同學,覺得不好意思吧。”
“借錢慈善提醒他堅持愛心行為”
沒有了捐助對象,蘇杭和父母都犯愁了。恰好,雨花區慈善會推薦了10名社區貧困生,但蘇杭募集的錢不夠,經過再三考慮,父母最終決定先借給兒子,“先幫他墊付”,蘇杭為此給父母打了個“借條”。此后,老師建議他通過獎學金的形式將募集的資金獎勵出去。
“我們這么做,也是一種教育方式。”父親蘇磊說,今年雨水頻繁,兒子街頭義演的機會不多,但這筆錢總是會還的。
就這樣,蘇杭獎學金成立了。“雖然現在的錢部分是借的,但都是要還的。”蘇磊說,盡管幫兒子墊付“愛心資金”的方式有點不妥,但也能一舉多得,既能督促兒子認真練習薩克斯,也能提醒他堅持自己的愛心行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