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
南渡江是海南省徑流量最大的河流,2011年我省繼續對其實施河流污染物入海量監測。結果顯示,南渡江全年入海狀況為:水體中的化學需氧量為11334噸,水體中攜帶的氨氮(以氮計)330噸,無機氮(以氮計)2696噸,總氮(以氮計)8708噸,總磷(以磷計)448噸,石油類118噸,重金屬53噸。
入海排污口及其鄰近海域海洋環境質量狀況
2011年,我省對20個入海排污口進行監測,其中包括重點排污口1個,一般排污口19個,并對3個排污口鄰近海域的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測。
入海排污口分布及類型2011年我省監測的20個陸源入海排污口主要分布在海口市、文昌市、瓊海市、陵水縣、三亞市、東方市、儋州市、臨高縣、澄邁縣等九個市縣。其中,工業、市政和其他排污口分別為5個、12個和3個。
陸源入海排污口超標排放情況2011年對入海排污口排污狀況進行了4個航次的監測,結果顯示:有13個排污口全年4次監測均達標排放;6個排污口有1次以上超標排放,占排污口總數的32%,其中,1個排污口有1次監測超標排污,3個排污口有2次監測超標排污,1個排污口有3次監測超標排污,1個排污口全年4次監測均超標排污;有1個排污口已停止使用。與2010年相比,超標排污口的數量有所下降。
陸源入海排污口的超標指標2011年入海排污口超標的監測指標有磷酸鹽、化學需氧量、糞大腸菌群、懸浮物、氨氮、汞和鉛,其中糞大腸菌群、鉛和磷酸鹽超標率較高,磷酸鹽的超標頻次高。
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環境質量狀況2011年對海口市秀英工業排污口、龍昆溝排污口和海口市污水處理廠深水排放口的鄰近海域狀況進行了監測。其中龍昆溝為重點排污口,對其鄰近海域的水質、沉積物和生物質量實施監測,秀英工業排污口和海口市污水處理廠深水排放口鄰近海域實施水質監測。
結果顯示,海口市秀英工業排污口鄰近海域為第一類海水水質,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水質要求。海口市龍昆溝入海排污口鄰近海域為劣四類海水,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龍昆溝排污口鄰近海域沉積物質量滿足第三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生物質量滿足第三類海洋生物質量標準。海口市污水處理廠深水排放口鄰近海域為四類海水,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糞大腸菌群。龍昆溝入海排污口和海口市污水處理廠深水排放口鄰近海域水質已不能滿足所在海洋功能區水質要求。
海洋垃圾
2011年,我省繼續開展三亞海域海面漂浮垃圾、海底垃圾和海灘垃圾的監測工作。
三亞海域海面漂浮垃圾中塑料類垃圾占主要成份,其他如木質品和紙類垃圾數量較少。表層水體漂浮垃圾中,塑料類垃圾是中、小塊垃圾的主要成份,木質或紙類是大塊垃圾的主要成分,大塊垃圾數量較少。表層水體中的垃圾平均個數為22.2個每百平方米。
海底垃圾主要為塑料類、玻璃類、金屬類和木質垃圾,其類型和大小組份沒有明顯優勢,垃圾平均個數為1.8個每百平方米。
海灘垃圾平均個數為15.4個每百平方米。小塊塑料類垃圾數量最多,木質品類垃圾次之,另外還有玻璃類垃圾和金屬類垃圾。海灘垃圾密度為50.2克每百平方米。
海面漂浮和海灘垃圾中以塑料類垃圾的數量最多,其他類型的數量較少,但監測所及的海洋垃圾均來自海洋開發和海岸娛樂活動。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