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嚴峻復雜的宏觀經濟形勢下,海南地方公共財政收入面臨著不小的壓力,但同時也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有可能形成更符合海南特點的收入結構。記者6月21日從省財政廳獲悉的一組數據顯示,今年1月-5月,全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84億元,同比增長17.3%,超額完成序時進度。但其中房地產、工業、建筑等傳統主體收入板塊增長明顯放緩,在收入中占比下降,而服務業、地方小稅種等板塊增收貢獻率分別超過50%和30%,在收入中的比重明顯上升,初步顯現出海南省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結構正在發生的變化。
總體來看,今年前5個月地財收入基本保持穩定。至5月末已完成年度預算的45.1%,比序時進度快3.4個百分點,增幅超全國地方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居全國第16位。但從結構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首先,是稅收在地方公共財政收入中的比重和增收貢獻率明顯下降。1月—5月,非稅收入增長最快,共完成25.9億元,增長50.3%;完成年度預算的55.1%,超序時進度13.4個百分點,增幅和進度分別超出稅收收入37.1個百分點和11.3個百分點。與之相反,前5個月稅收收入158.1億元,增長13.2%,剛剛完成序時進度;在收入中占比85.9%,比上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是近3年同期的最低值。“雖然有增有減,但更需要警惕財政收入質量下滑的危險。”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分析說,非稅收入快速增長主要由一次性增收因素和加強征管帶動,可持續性不強。還是要夯實稅源,擴大稅收來源,才能為財政收入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從稅收結構來看,同樣有增有減。根據海南經濟特點,稅收來源主要有房地產、工業、建筑業和服務業4大板塊。1月-5月,4大板塊共實現地方稅收收入157.1億元,超額完成序時進度1.9個百分點,但房地產、工業、建筑業3大傳統板塊稅收增幅同比明顯下降。其中,房地產業稅收增長1.1%,同比下降5.9個百分點,占地方稅收的比重從上年同期的45.8%下降為41.0%;工業、建筑業稅收分別增長8.4%、24.6%,增幅同比下降42.9和12.7個百分點。
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服務業稅收的增幅、占比和增收貢獻率均好過前3個板塊。前5個月收入達55.7億元,增長27.3%,增幅與上年基本持平;占地方稅收比重同比提高3.9個百分點,達35.2%。尤其是服務業稅收的增收貢獻率高達64.7%,超過了房地產、工業、建筑業3大板塊的總和。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分析,1月—5月海南省服務業稅收增長的主要動力來自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和金融保險等行業的快速增長。“特別是三亞、海口免稅店的帶動作用突出,功不可沒。”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變化一方面反映了房地產調控和宏觀形勢嚴峻的背景下,房地產業、工業等增長放慢的客觀經濟因素,也反映了海南省服務業迅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更符合海南經濟的特點和發展趨勢。
小鏈接:
地方財政收入是指地方財政年度收入,包括地方本級收入、中央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中央財政收入的對稱。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縣或市(自治州、自治縣)的財政收入組成。地方財政收入包括地方財政預算收入和預算外收入。(記者彭青林)
本文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本網立場。·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