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本報獨家獲悉北京不少基金公司的員工接到公司指令,要求核對從業人員以及直系家屬的身份信息,并重新上報。“據說是北京證監局的要求。”有基金公司員工說。一個月前,同樣的規定動作已經被上海基金公司進行了一遍。“比過去的要求嚴格許多。”某上海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表示。
當時正逢李旭利案開庭前夕,不少上海基金業的從業人員以為是受到李旭利案影響,上海證監局意欲加強風控。但更為隱藏的背景可能才是這次京滬兩地基金公司從業人員重新上報身份信息的原因——深圳某基金公司員工被查出違規買賣股票。
更為嚴格的信息上報
一開年,深圳基金業從業人員就感受到一股異樣的氣氛。“過完年,我們公司就建議自己乃至直系親屬將證券投資賬戶消掉。”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的部門總經理表示。
這一事件的背景是今年2月,深圳證監局召開的一次轄區基金公司總經理會議,會上,監管部門要求轄區基金公司加強內部控制、重視公司治理,并要求基金公司成立領導工作小組,專項強化內部控制和公司治理。專項治理時間從今年3月份開始到9月份結束,監管部門屆時將進行現場檢查,考查基金公司落實情況。
“會上定調今年是內控年,內控專項治理活動是監管部門工作的重中之重。”當時參加會議的一位基金公司總經理透露,確定今年為“內控年”也是事出有因,因為去年就有公司出現交易投研流程違規和持股集中度過高、風控失察等現象。
內控年的措施之一就是對轄區內的基金從業人員身份信息的重新核查,雖然不同基金公司有不同的要求,但從業人員都感到比往年嚴格了,尤其是對直系親屬方面。“我母親雖然過去有開股票賬戶,但是從開戶至今都沒有交易,過去只要申報,但今年公司建議銷戶。”
5月份,基金業的賬戶核查之風傳遞到了上海。
“雖然一入公司,我們就會上報自己和家屬的信息,但是過去只要求上報,公司并沒有對上報信息的準確性進行核查。今年5月中下旬,公司發給我們一張表,要求重新申報。”上海有基金公司市場部總監介紹,過去有不少員工上報信息比較隨便,尤其是親屬信息,甚至有意無意寫錯身份證號碼。
另一家上海較中型基金公司的人士透露,該公司要求更為嚴格,甚至要求上交自己以及直系親屬的身份證原件。
一個月后,嚴查之風吹到了北京的基金圈。
6月21日,北京某基金公司稽核監察部
一大早召開了中層干部以上會議,對從業人員信息申報工作強調再三。下午,中層干部召集各部門的會議,對信息核查的嚴重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度。
“我們進行兩次審核,首先是公司內部的審核,要求員工必須將自己和直系親屬的身份信息完整上報,公司將采用身份核對系統核實姓名和身份證號碼。然后才會上報到北京證監局交由監管部門審核。”該公司人士表示。
“過去,考慮到未成年,孩子的信息我們都沒有申報,但這次公司要求直系親屬的信息必須完整。”北京另一基金公司人士表示。
非投研部門的違規操作?
作為基金公司集中的京、滬、深三地證監局接連的身份核查工作已經不是深圳基金業“內控年”所能解釋的。
“我聽說是因為深圳證監局去年查到了一家公司存在問題,所以各地證監局才行動起來。”有基金公司人士透露。
經多方打聽,在基金圈內有兩種傳言。
其一是深圳某基金公司稽核監察部的人士操作的股票賬戶,同該公司公募資金操作驚人相似。
通常,基金公司的稽核監察部有較高的權限,會對投研人員的操作進行風險把控,比如對投資非核心股票池的股票比例進行限制,對投資單一股票的比例進行限制等。因此稽核監察部需要獲得交易信息。
另一傳言是深圳某小型基金公司的信息技術部員工操作的賬戶,同該公司公募基金部分個股的買賣操作較為相似。
理論上,這也是有可能的。“信息技術部的同事可以掌握所有的操作信息。”有基金公司IT部門人士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則傳言涉及的員工所屬部門都非基金公司的投研部門,并且皆具有獲知投研部門操作股票信息的能力。而據傳言的說法是他們利用了親屬賬戶進行操作。
2010年,證監會下發了《基金從業人員親屬股票投資報備管理的指導意見》,要求基金從業人員親屬在基金公司指定的證券公司、期貨公司開戶,親屬在買賣股票及其衍生品前需先向公司申報,并在批準當天買賣。這給了基金從業人員親屬投資股票開了口子,但是由于申報信息不準確,這也為從業人員通過親屬賬戶投資股票開了口子。
事實上,已經查處的許多基金經理老鼠倉案件也多是通過親屬賬戶。比如許春茂就是利用一個親屬賬戶和一個同學賬戶進行交易。
但在過去,管理層對投研人員親屬的賬戶監管更多。而這次從業人員的信息核對對非投研部門人員親屬賬戶申報的要求也異常嚴格,明顯具有針對性。
跟過去基金經理犯案不同,無論是稽核監察部門還是信息技術部門的員工如果不是同投研部門串謀,都無法提前買入公募基金即將買入的股票,更難以用公募基金拉抬自己買入的股票。因此,他們的行為即便同公募的操作擬合度很高,但也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老鼠倉”。但這種做法的確違背了《基金從業人員親屬股票投資報備管理的指導意見》的要求。“應當屬于違規。”北京某基金公司人士認為。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