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之聲《央廣財經評論》報道,烏木,又名陰沉木,有“東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之稱,由樹木在地下經過成千上萬年炭化過程才能形成,所以又被稱為“炭化木”,大多產自四川,因其罕見和珍貴,價值堪比黃金。民間一向有“縱有珠寶一箱,不如烏木一方”的說法。
如此貴重的烏木如果自己后院里發現,豈不是一筆橫財。最近,四川彭州農民吳高亮就在自家承包地里,發現了幾根價值可能達數百萬元的烏木。老吳花費7萬多元請人勘探、挖掘,正高興著呢,鎮政府來人了,說“地下資源是國家的”,就把這幾根烏木收走了。
但吳高亮怎么也想不明白,烏木明明是在自家承包地挖出的,怎么就歸了國家呢?這一事件經媒體報道后,也引發了社會爭議。那么這昂貴的烏木到底應該屬于誰呢?經濟之聲特約評論員、北京市岳成律師事務所岳屾山律師就這個話題發表他的看法和意見。
對于這塊天價烏木的歸屬,爭議很大。有的人支持國家所有的主張,有的人認為,鑒于承包地在農村屬于集體所有,應該屬于集體。有的提出,發現者才是烏木的主人。這三種觀點,聽起來好像各有各的道理。岳屾山認為,這個烏木應該屬于國家所有。
岳屾山:因為烏木應該是由于地質作用形成的,現在來講有一定的利用價值的。根據國家《礦產資源法》的實施細則規定,礦產資源是指由地質作用形成,具有使用價值,呈固態、液態或者是氣態的自然資源。從這個屬性上包括烏木的特征上來看,應該是屬于礦產資源了。但是同時,國家《礦產資源法》和實施細則也規定了,礦產資源的目錄是有明確規定的,而目錄當中確確實實沒有烏木這一項。但是有一個后續條款說,如果是新發現的礦種可以由國務院的地質礦產主管部門報國務院批準之后再公布,這種礦產資源如果事先已經存在了,但是并沒有在目錄當中,可以由國務院部門、地質管理部門報批,經國務院批準之后予以公布,因此就列為礦產資源進行保護。根據憲法,礦產資源是屬于國家所有的,雖然說烏木是在集體土地上,但是集體土地上的礦產資源也應該歸國家所有的,所以我個人認為烏木是屬于國家所有的。
在還沒有明確歸屬前,當地政府就強行將烏木收走,這樣的做法合適嗎?岳屾山表示,這種做法本意是為了保護國家資源,但目前缺乏明確的法律依據。
岳屾山:雖然烏木應該是屬于國家所有,但是目前確實在國家礦產目錄當中并沒有,應該是由相關部門申請國家部門進行批準,登錄到礦產資源目錄當中由國家所有。地方政府一經發現是有利用價值的,有經濟價值的資源就立馬強行占為自有,這個做法本意上是保護了國家的資源,但是目前并沒有一個明確的法律依據。
其他觀點
西南民族大學法學博士茍正金認為,根據2007年《中國文物保護法》和《中國礦產資源法》,烏木不是文物也不是礦產資源,更不是人為的埋藏物,因此在監管處置烏木的問題上,地方政府確實還找不到法律依據。
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但烏木是否為埋藏物,存在不同意見。中國人民大學民商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楊立新教授并不認同烏木屬于埋藏物。他認為,“埋”和“藏”都屬于人為行為,“埋藏物指的是本來有所有人,由所有人埋藏在地下的,只不過發現時所有人不明?!薄八腥瞬幻鞯穆癫匚铩保傅氖遣荒艽_定哪個行為人埋藏的物品,意味著原來是有主物。而烏木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因此,烏木不屬于埋藏物。基于這一方面的謹慎考慮,楊立新認為暫時難以對其歸屬作認定。
中國政法大學法哲學與交叉法學研究所所長鄭永流教授認為,“烏木不是植物化石,也不是礦產,更不是文物,直接適用古生物化石保護條例和礦產資源法、文物保護法并不合適。它也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埋藏物、隱藏物,直接適用民法通則、物權法的規定也不合適?!鄙鐣钭兓脽o常,法律的調整不可能毫無疏漏, “烏木案”這樣的新案件,無論在我國還是在國外,都存在類似的疑難。法律需要實踐,疑難案件的解決,需要司法者根據不同情形作出裁量。
·凡注明來源為“??诰W”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