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計價器會連向車輪,改裝者另外拉線,加裝傳感器
??? 昨天,現代快報報道了“出租車安裝蹦得快,路線沒變車費多了”一事,引起很多市民關注。
隨后,南京客管部門順藤摸瓜,抓到了一個專門替出租車改裝計價器“蹦得快”裝置的幕后黑手,并根據其交代的名單,查到了一批給計價器動手腳的出租車司機。目前,各家企業都在嚴加排查,堵住宰客的漏洞。
又有7輛被查
“黑手”已現形
還有多少車有問題
日前,客管處稽查人員查到了幾輛給計價器動手腳的出租車,一些不法司機見錢眼開,花上200~500元給計價器裝上“蹦得快”,專挑外地人和外國乘客下手,按一下隱蔽的小開關,讓計價器快跳來宰客,一筆生意甚至比正常情況多收100多元。
上周末,南京市客管處稽查人員和公交治安分局民警一起,將這個躲在背后的黑手揪住,并查獲一本用來記錄改裝車號或司機電話的筆記本。目前正組織力量,將涉及的出租車逐輛召回調查。據了解,目前已查實9輛計價器動了手腳的出租車,包括快報報道過的兩輛。據介紹,改裝人是原南京通用電器有限公司的一名被開除員工,屬于“內鬼”,目前正由南京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在牽頭著手進一步調查。
這幾天,南京市多家出租公司的管理人員都忙壞了,因為改裝人手頭的小本子上就記錄了很多車號以及司機電話等信息,各家出租公司都忙著將這些出租車召回,配合客管部門排查計價器。
一家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說,他們公司在名單上的車子有兩輛,召回以后并未發現異常,公司人員隨后又調出這兩輛車幾個月的運營GPS記錄進行核對,確信他們并未違規改裝計價器宰客,數據都正常。司機坦言是機場候客時改裝人主動找他們兜生意的,當時他們也曾有點動心,但回頭一想這么做可能會砸飯碗,也就沒敢去找他改裝。
從目前查到的情況來看,已經有9輛出租車加裝“蹦得快”被查獲了,但從改裝的角度來看,應該遠不止這么多,被發現的應該還只是冰山一角。業內人士分析,也有不少司機可能聽到風聲后,自行拆除了這一裝置,別看它裝上去不容易,將它拆下來卻并不難。南京市客管處負責人表示,目前案件還在排查當中,具體細節暫時還不便透露。
計價器廠家
懷疑是“內鬼”
“蹦得快”咋裝上去的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南京通用電器有限公司。客服經理李亞楠表示剛就此事開過會,準備找客管處等部門進一步了解情況。
李亞楠表示,他們也是剛聽說此事,公司上上下下對此事都很重視。他表示,2005年前的出租車計價器傳感器沒有要求加密,要加裝一個并聯的傳感器小馬達給計價器輸送數據很容易,也發生過機場出租車擅自改裝計價器的事情。
不過2005年后,傳感器都加密了,要有密鑰才能并聯傳輸信息,一般人加裝傳感器小馬達根本不起作用。2010年以后,國家計量部門更是提出,所有出租車計價器都要裝機械式傳感器,不能使用原來的電子傳感器,這也是為了進一步加密,防止對計價器動手腳。因此這兩年,一直沒有發現對計價器動手腳的現象。
李亞楠表示,現在計價器與傳感器通過密鑰一一對應,甲車上的計價器放到乙車上不能工作,加裝傳感器也需要有密鑰才行。不過李亞楠也承認,計價器密鑰是行業機密,但要想破解可能還是有辦法的,不排除有“內鬼”泄密,所以當務之急是先摸清情況,首先在內部自查。
據了解,南京市所有出租車計價器都是由通用公司提供的,這些計價器都經過國家質監部門認定,密鑰以及計價器參數設置權限在質監部門。李亞楠承認,研發人員應該可以有萬能鑰匙進入系統。
對于抓到的專業改裝人,通用公司負責人表示,可能是2005~2006年左右開除掉的一名公司違規人員,從2006年起,維修、研發部門等掌握核心機密的人員都一直穩定,沒有動過。現在的問題是,如果外人動不了手腳,那么這些改裝的計價器是怎么成功獲得密鑰的?如果不研究出好的防范措施,今后問題計價器還是難以杜絕。
警方未立案
客管最高罰千元
如何處理改裝者
雖然私自改造出租車計價器的幕后黑手被揪了出來,可是由于取證、案值等方面的原因,目前公安機關僅僅是配合客管及質監部門辦案,對此事并未作為刑事案件立案偵查。
有市民擔心,客管處和質監部門都是行政單位,執法權有限,如果不能對改裝者采取有力的強制拘留等措施,一旦他有同伙,也將會因收到消息而藏匿,一些參與改裝的出租車主也可能藉此逃避打擊。
對此,質監及客管部門也大倒苦水,稱計量違法這一塊,現有法律法規的處罰力度相對較輕,不法分子違法成本也低。
快報記者查閱我國計量法及相關計量法律法規發現,私自改裝出租車計價器的行為屬于“制造、銷售、使用以欺騙消費者為目的的計量器具”。
對于實施這些不法行為的單位和個人,規定的處罰為“沒收其計量器具和全部違法所得,可并處2000元以下的罰款”,只有“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才會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對于私自改裝出租車計價器的出租車司機,根據《南京市公共客運管理條例》,客管部門也只能對其予以1000元罰款和扣服務分(扣滿分值要重新培訓取得服務資格證)。
從此案中可以發現,對于這樣的處罰,不管是出租車計價器改裝者還是涉案的出租車司機,他們都能通過這種不法手段,很快就將罰款“賺”回來。
同時,現代快報記者還發現,目前實施的計量方面的法律法規,大多為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制定。
因此,有業內人士呼吁,中國應在立法方面與時俱進,“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上世紀八九十代定下來的處罰標準,顯然偏低了。”
新聞延伸
年年強檢為啥難防貓膩?
不少業內人士及市民認為,出租車計價貓膩屢禁不絕的背后,還是相關主管部門監管力度不足。現代快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出租車計價器屬于質監部門強制檢驗的計量儀器。在2010年以前,都是每年強檢兩次,而從2010年計價器更型起變為一年一次。
一位出租車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所謂強檢,檢驗人員就是查看一下鉛封是否完好,然后上線試測一下跳表是否正常。從此次被查獲的改裝手段看,首先,安裝小馬達根本不需要動鉛封;其次,不法分子完全可以避開質監部門的檢驗,強檢之前將加裝的“小馬達”拆掉,從而逃避執法人員的檢查。
對此,江蘇諾法律師事務所律師耿延認為,治理計價器貓膩的根本還是應該由相關主管部門加強監管,用好的管理去杜絕漏洞。“從現有的監管手段來說,質監和客管部門完全可以加強監管力度。”
耿延認為,除了定期的強檢外,還應增加臨時的抽檢。質監部門完全可以上路進行抽檢,而非讓出租車到指定地點接受檢查。同時,對于查獲的問題出租車,在處罰司機的同時,也應引入公司負責制。“可以效仿現在的渣土車新政,出租車公司旗下的車輛出現問題,公司也連坐,這樣公司自然會加強自身的內部管理,杜絕計價器貓膩發生。”據了解,目前對于違規的出租車司機,公司也會被扣分罰款,但對于違規的個體出租車來說,還沒有什么好辦法。
盡管此次終于順藤摸瓜發現了擅自改裝出租車計價器的源頭,但從2010年更型開始,這一問題就已經存在,現在出租車都裝有GPS等裝置,通過營運數據分析發現問題也比過去容易很多,而這么長時間才發現問題,也讓人嘆息。
一家出租企業負責人坦言,誰也沒想到現在的計價器還能出這種問題,以為2005年以后這一現象已經杜絕了呢。從查獲的情況來看,非法改裝者早就去機場拉生意發廣告名片了,司機們也有很多都知道有這么回事。客管部門完全可以通過有獎舉報,及時發現此類問題。而作為計價器廠家來說,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查堵漏洞,防范問題計價器的出現也是待破解的課題。
同時,耿延也呼吁質監、公安等部門應加強溝通協調,著力打擊非法改裝計價器的改裝者,從源頭著手加大打擊力度,讓不法分子聞風喪膽。“當然,技術部門也應加強技術監管,通過技術設備的不斷改進,讓不法分子可鉆的漏洞越來越少。”耿延說。
管理部門是否知情太慢?
打車怎么樣才能不挨宰?
平時打車,尤其是外地人如何避免挨宰?業內人士也給出了防宰建議。
首先,上車后坐在前排座位,以便觀察計價器鉛封是否完好,顯示屏上是否為零,以防的士司機事先存表或忘記返零。乘車過程中,要注意察看司機的雙手是否有異常行為,例如,司機的手是否離開方向盤,伸向左前門附近,去觸摸什么東西;觀察計價器跳動是否有規律,是否在規定的距離或時間跳表,以防備司機利用遙控器和線控器作弊。在火車站和長途汽車站、飛機場乘坐出租車時,尤其要注意這些。
下車時要保留好打印清楚車號、時間等信息的出租車發票,如果對收費有疑問,可以按照發票上電話咨詢出租車企業,通過調看GPS記錄等手段來發現是否有問題。
同時,耿延律師還表示,如果乘客發現自己所乘的車輛正是此次案件涉及的不法車輛,而且打車時間正好在其改裝計價器之后,那么憑相應的乘車發票,還可以向相關部門投訴維權。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