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今天(14日)從省財政廳獲悉,1至7月,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全省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251.5億元,占全年預算的61.6%,增長16.3%,比全國平均增幅高出2.5個百分點。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連續7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稅收占比較高,收入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間收入差距逐步縮小,財政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目標。
據了解,在經歷了前幾個月的增長乏力之后,稅收收入逐月企穩回升,到7月末繼續保持較高占比,成為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最新數據顯示,1至7月,共完成稅收收入217.1億元,占年度預算的60.1%,增長14%,占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86.3%,占比分別超全國和中部地區平均水平8.3和13.3個百分點,居全國第四、中部第一。同時,非稅收入實現較高增幅,增長32.8%,對地方公共財政收入的貢獻率為24.2%,貢獻率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為財政收入保持兩位數增長起到積極作用。
前7月,服務性行業、建筑業、房地產業和工業四大板塊實現地方稅收收入215.7億元,
超額完成序時進度1.5個百分點,稅收結構進一步優化。其中,服務性行業逐步成為財政增收的主導產業,和建筑業在四大板塊中增幅居前兩位。
省財政廳有關負責人分析,1至7月我省服務業稅收增長的動力,一方面來自租賃、商務服務、金融保險、零售、住宿餐飲、交通運輸等行業的快速增長;另一方面,購物退免稅政策吸引了來自省內外的消費需求,拉動作用明顯。而“項目建設年”則帶動固定資產投資加快,有力促進了建筑業稅收穩定增長。
此外,縣域經濟不斷壯大也是我省財政增收的主要動力。前7月,市縣級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完成169.6億元,增長18.3%,高于全省平均增幅2個百分點。特別是在增值稅、營業稅、所得稅等主體稅種增長乏力的情況下,市縣級獨享小稅種增長“發力”,其中車船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資源稅等地方小稅種增幅都超過50%,耕地占用稅更增長超過200%。市縣收入增幅超過20%的有11個。
從區域看,東、中、西部地區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東部地區財政收入規模仍最大。中部地區收入增幅則超東、西部地區19個百分點以上,稅收比重也比6月末提高1.8個百分點,區域間收入差距呈縮小趨勢。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