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樹成蔭,鷺鳥天堂,這是著名的海南省海口市文明生態村——田心村給人留下的印象。
8月11日,記者一行慕名前往,從海口出發,驅車沿海榆東線行駛約58公里,一派迷人的田園風光便映入眼簾:萬畝膠林與水田相依,綠樹村莊相互掩映,人們在樹林間活動,或勞作,或休息,談笑自若,恬淡而寧靜。這就是海南省海口市瓊山區大坡鎮的田心村,因四周田園環繞而得名。
“這里不僅田園風景秀麗,而且民風淳樸,尤其重視生態保護。”海南思樂生態農業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鄧子堅原是城里人,如今大部分時間住在村里。他告訴記者,田心村最具魅力的風景,是棲居于此的數以千計的鷺鳥。
在田心村,不僅流傳著老中醫陳綿紀救護鷺鳥的故事,村民們自覺愛鳥護鳥的行動亦遠近聞名。2009年8月,鄧子堅在朋友的推薦下,慕名到田心村觀鳥,沒想到這一來就舍不得走了。他說,鷺鳥翩躚,一派和諧閑適的生態景觀,深深觸動了他內心的鄉土情懷。鄧子堅投資田心村,當地村民以土地入股,成立了田心樂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利用村里的荒地和坡地,建起了農家樂旅游休閑景點和生態農莊。
農家樂客棧已在試營業,周末常常爆滿;百畝荷塘釣魚臺,既供游人休閑觀光,也是鷺鳥棲居的家園;還有一片肥田今年要建熱帶瓜菜大棚……
“建設文明生態村,就是要讓村民生活都富裕起來,并逐步提高文化素質,改善農村軟環境。”鄧子堅說。
事實上,建設文明生態村的確讓村民們增加了收入。村民陳龍告訴記者,如今他家的收入來源一是種植橡膠,近20畝土地,年收入3-5萬元;二是入股合作社出讓土地的租金,每年約2000余元;三是勞務工資夫妻全年近3萬元。說到這3萬元工資,陳龍掰著手指頭給記者算:他是村中護鳥隊隊員,月工資1200元,妻子在農家樂幫忙,每月1000余元。
“農家樂經濟效益好時,入股村民還可參與分紅。”陳龍說,近三年間,村里蓋起的新房越來越多,孩子們去鎮里上學也有了免費接送的車輛。
“這就是我和村民們共同向往的田園牧歌式生活。”鄧子堅說,村子美了,村民富了,與淳樸的農民生活在一起,有良田美景和鷺鳥為伴,這是真正的“樂在其中”。(記者李佳飛 實習生 何桂茹 通訊員 龍泉)
數說發展
海南省于2000年在全國率先開展文明生態村創建至今,已建成文明生態村11945個,占自然村總數51.2 %。
其中,今年以來,海南省繼續推進城鎮和鄉村生態文明建設,建設了一批生態文明示范區、示范村、示范鄉鎮和示范市縣。截至6月30日,上半年新建成文明生態村348個,鞏固提高299個,創建鄉村游(農家樂)文明生態村58個,文明示范鎮2個。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