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诰W8月22日消息? “孤蘭生幽園,眾草共蕪沒”。蘭花之美眾所周知,被譽為花中君子。三亞干溝村以種植蘭花而聞名,村莊也如同這詩句中的蘭花般嫵媚。走進干溝村,一條寬敞的大道十分亮眼,道路側面則是成片成片的蘭花基地,路邊小洋樓整齊地排列開來,延伸至遠方。藍天白云下,這個村莊向人們闡釋著它的活力。一個以蘭花產業為主要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逐漸呈現在我們眼前。
?
響應號召整合土地 村容村貌換新顏
干溝村位于迎賓大道兩側,由干溝、糖房、嶺仔、高園四個村小組組成,是純黎族村莊。總人口有1682人,共369戶。
干溝村村委會蘇副主任告訴商報記者,2003年前,干溝村僅有不足15%的農戶有樓房,大多數農戶都住平房、瓦房。村民靠種田養家糊口,每戶每年收入不足千元。那個時候村中道路不通暢,大車進不來,只有摩托車才能開進去,村民想蓋房子,磚瓦也都拉不進來。村莊常年與外界隔絕,村民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
2003年后,干溝村在三亞市委市政府的號召下,開展文明生態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趁著這股東風,嶺仔村、糖房村、干溝村相繼完成土地整合,而后結合本地特色,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如出租發包土地、家庭旅館、勞動力輸出等經濟形式來增加農民收入。到2010年,全村村民人均收入達5830元。村民擺脫了落后的生活狀態,村容村貌也煥然一新。???? ?蘇副主任說,干溝村有自己的獨特優勢,交通十分便利,而且本地人流、物流量都很大,因此村委會開拓出“村民自主創業,吸引企業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通過整合村民土地,逐步成片開發位置絕版的黃金地段,吸引清平樂房地產、加油站、3家汽車4S店等入駐本村,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多元化,從而擴大就業需求,有效轉移富余勞動力近百人。
近年來,干溝村利用閑置土地出讓得到補償款,美化環境,改善民生。目前,村中接通了自來水,改建一批廁所,極大地改善了村民的衛生條件,并在上級部門的幫助下為55多戶村民建起了沼氣池,為他們提供生態環保能源,減少村民對環境的破壞。同時,還建設干溝小學、辦公樓、文化室、燈光球場和村道,為農民營造優越舒適的生活環境。干溝村農民基本實現了“有一份產業、有一棟房子、有一份社保、有一筆存款、有一個好的居住環境”的“五有”目標。
如今,干溝村人均年收入約為7000元,村集體收入100000元,家家戶戶都住小洋樓,八成村民開上了小轎車。
?
蘭花產業創收益,集體實業出效益
據了解,干溝村土地面積約2100畝,其中耕地面積498.9畝,人均耕地面積不足0.3畝。干溝村根據人多地少的現狀,結合本村特色,研究出“檳榔樹下種蘭花”產業道路。
2003年,“檳榔樹下種蘭花”開始起步。蘇副主任說:“剛起步的時候,農民還是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思想一時很難改變。”而后干溝村村委會協助農戶通過補貼、貸款等形式籌集種植資金,對農民進行蘭花技術培訓和種植技術支持,從而轉變了群眾傳統的種植觀念,使大家熱火朝天地投身到蘭花種植上來。
待有一定的蘭花種植基礎后,干溝村成立了“干溝蘭花協會”,來統一協調會員在蘭花生產、管理、銷售等方面出現的問題。干溝村嶺仔村小組還建成了蘭花專業村,全村有30戶在庭前院后種上了約28畝的蘭花,收入超過11萬元。村委會也利用閑置的集體土地建立蘭花基地,種植了約10多畝蘭花。
村里的蘭花種植大戶黃亞文,在庭院前種植約2畝的蘭花,僅靠出售蘭花的收益,年均收入達20萬,如今蓋起了三層的小洋樓,附近村民們都說那是蘭花樓,村民嘗到了“檳榔樹下種蘭花”的甜頭。
2008年,干溝村借三亞鼓勵發展設施農業的春風,爭取到千畝蘭花基地落戶干溝村,僅此一項,干溝村人均年收入就增加100元以上。
2008年10月,一切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干溝村便興建了占地面積約500畝的熱帶蘭花種植基地,該基地具有大規模、高標準、高效益、示范強、集產銷和觀光旅游為一體等特點。此項目建成后,為村民提供了更廣闊的經濟來源,那些為基地提供土地的農民不僅可以收取土地租金和固定的回報金,還可以通過在基地務工、學習蘭花種植技術,為自己將來種植蘭花打下良好基礎。
如今的干溝村,水通、路通、電通、財通,村民致富路子多。村中近500畝蘭花基地、4S店等為村民開拓財源,同時村民還能通過種植、養殖、家庭旅館和外出打工等方式來增加收益。干溝村人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向了小康之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诰W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