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東南快報》報道,28日,記者就近日網上傳言“遼寧鳳城原市委書記王國強卷款2億多元離境”一事,采訪了遼寧省和丹東市有關部門負責人。據悉,王國強已于今年4月,被免去鳳城市市委書記職務。8月15日,遼寧省紀委決定給予王國強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王國強離境被傳與海德供熱事件引發市民投訴上訪有關,王國強存在受賄嫌疑。
涉嫌腐敗外逃的官員,王國強不是第一個,但其涉嫌卷款2億外逃,仍然揭示了一些新問題。
這是一起從網絡傳開的官員腐敗事件,經多家媒體調查,證明傳言屬實。王在今年3月底被調離市委書記崗位,4月份離境,可檢察機關在5月份才對其立案偵查,直到8月份網絡爆料前不久,才將其開除黨籍和公職。在這近半年的時間內,當地民眾對如此重大的事件是否知情,有關部門有沒有盡告知義務?
我們在官員權力的使用上有嚴格的規定,在官員隊伍的管理上也建制完備,仍然無法阻止一個地方大員攜巨款跑到了國外。網絡傳言跑在調查處理回應機制的前面,這到底算是舉報有功,還是反襯了權力系統內部的反應速度?
王國強因海德供熱事件曾經被調整了崗位。這樣的調整是什么意思?是王國強根本就沒什么問題,正常的工作調整,還是問題不大,為了平復異議,換一個崗位,還是問題明顯,這就是正常的處理。未可得知。
2億多元,不是個小數目。一個縣級市的一把手在涉嫌受賄的情況下,還能帶著這筆數目龐大的錢跑了出去。錢是怎么來的?又怎么逃脫了我們的監管制度?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0年發表的《中國的反腐敗和廉政建設》白皮書曾指出,由于中國的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各種社會矛盾凸顯,各方面體制機制還不完善,一些領域的腐敗現象仍然易發多發,有的案件涉案金額巨大,違法違紀行為趨于隱蔽化、智能化、復雜化。反腐敗的形勢依然嚴峻,任務依然繁重。
我看王國強事件跟這些因素沒有什么關系。它趨于隱蔽化、智能化、復雜化了嗎?涉嫌腐敗的信息早就顯出端倪,有關部門也并非一無所知,但他還是走掉了。無論是在反腐決心、反腐能力還是預防監督官員腐敗的機制上,這一事件都是一個很可解讀的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