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打拼,張強的福林強雞養殖已成規模。
“金鳳凰”飛回山溝開辟事業路
“山溝里飛出金鳳凰”,人們這樣形容農村考出的大學生。他們走出象牙塔后大多希望留在城市,而這些“金鳳凰”們,卻回到了好不容易飛出去的小山溝。
除了東山鎮的陳虹君,云龍鎮的周永島,還有畢業于青島地質學院、在大坡鎮搞文昌雞育肥技術、創辦海口福林強雞產銷專業合作社的張強,畢業于瓊州大學、在龍泉鎮養殖豬鴨鵝、創辦海口興農養殖發展專業合作社的吳挺秀……
近年來,一股返鄉創業熱潮在我市涌現。一批批來自鄉村的大學生回到老家,或從事種植、養殖業,或發展生態觀光農業,或開辦農家樂。據海口市農業局統計,今年前八個月,海口新增農村專業合作社147個,有相當部分創業者受過高等教育。
海口市人力資源開發局人才管理科科長潘勇認為,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事業追求和責任擔當。來自農村的大學生不再把到城里工作生活作為唯一選擇,他們理想高遠,眼界寬闊,思想開放,利用學到的知識,扎根農村土地,用實際行動去帶頭、去示范,去改變農村的面貌。
共青團海口市委副書記許銳告訴記者,這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業的扶持力度,高校就業指導開展得有聲有色,多項創業貸款的扶持,政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廣闊的農村有了更多的發展機會。這些都為大學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創造了條件。他認為,大學生返鄉創業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一方面可以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把所學用于實踐;另一方面促成了社會深層的變化,特別是農村,因為大學生的加入,人力結構和知識結構都發生了變化,從而加速農村發展,縮短城鄉差距,實現社會共同進步。“辦內村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但周永島富了,而且整個村子都在周永島的帶動下脫貧致富。”
在記者的調查中,不但返鄉大學生的觀念在變,其實村民的觀念也在變。陳虹君當初回琴山村搞和牛養殖,遭家里人極力反對,受鄉親們白眼,理由只有一個:花了這么多錢去讀大學,回家養牛太不值了。但看到他養殖成功后,有的村民便主動找他咨詢,鄰村的青年阿江學著他搞起了一個養雞場。
返鄉創業大學生張強對記者說了這么一段話:“農村有寶貴的資源,有許多優惠政策,農民都很勤勞樸實,關鍵是農民缺少知識,需要有知識的人去引導和幫助。這些年城市的發展很快,但農村還相當欠發達。而一個國家的富強,必須是城鄉同步發展。”
采訪手記
沒有電燈,天上的星星和月亮是最好的照明;沒有煤炭,林子里枯死的樹枝是取之不竭的燃料;沒有蚊帳,蚊蟲已經是朝夕相處的朋友……
這便是返鄉大學生陳虹君在琴山村養牛場生活的寫照。這是一個艱苦的環境,可是聽到陳虹君嘴里說出這樣的話語,你就不會感到山里的簡陋、山里的單調、山里的寂寞。
9月1日夜晚,記者就是在這樣的山里與陳虹君度過了一夜。躺在吊床里仰望星空,月光如水,悵然寥廓。
這樣的日子,只是過一天兩天,也許會感到新奇。但要這樣過三年五載,還會感到新奇嗎?不能干凈地洗澡,吃飯時蒼蠅成群,成天穿梭在樹林溝坎,手上腳上全是傷口,為籌5萬元買輛小貨車,愁得連腸子都斷了。然而,身處困難中的陳虹君們,依然躊躇滿志,燃燒著理想。有了這種精神,何愁困難不低頭,何愁事業干不成!
辛苦并快樂著,快樂并堅持著,這是一種決勝人生的狀態。
延伸閱讀:如何申請創業貸款
對于許多初創業的城鄉青年來說,資金短缺是一個普遍難題。為此,2010年底,團市委與市農信社(現農商行)聯合設立了海口共青團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專門為資金不足的創業青年提供貸款。
據團市委青年城鄉工作部黃敏介紹,小額貸款的發放對象是40歲以下、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戶口在海口、有創業愿望并有一定基礎的城鄉青年。貸款可分誠信貸款和抵押貸款兩種。誠信貸款以個人信用和五戶聯保為擔保,可獲得2萬元以下貸款;抵押貸款則需要資產抵押或工資抵押作為擔保,可獲得10萬元或更大額度貸款。小額貸款的申請程序是:個人向所屬鄉鎮的小額貸款信貸員提出申請,經銀行審核合格后,就可以發放貸款。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