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至今,高坡村新增了13名媳婦,人丁更加興旺。(作者:劉孫謀)
?
海口網9月18日消息? 定安縣龍河鎮西坡村委會高坡自然村很小,2009年時還只有53戶人家214人。囿于地理環境,依村而過那條名為加東河的溪流滋養了一代又一代的高坡人,但一代又一代的高坡人也不得不面臨這條溪流帶來的無奈。逢大雨必澇,水患頻繁,土質潮濕,白蟻危害嚴重。
地少人多,資源匱乏,偏僻閉塞帶來的思想保守,這似乎是更大的問題。截至2009年11月,村里有30多名大齡男青年找不到老婆,在附近十里八村實屬少見。在南國都市報等媒體的關注下,這個小山村貼著“光棍村”的標簽,走進人們的視野,并吸引了國外媒體的關注。
?
“光棍村”的今日:“光棍村”不簡單:3年娶13個媳婦生12個娃
俗話說“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一晃3年過去了,如果你還在戴著“有色眼鏡”看高坡村的男人,這回注定你要大跌眼鏡了。地還是那塊地,人還是那些人,但形勢比人強。高坡村的這幫爺們,3年間硬是娶回了13個媳婦,生下了12個娃(其中一個5天前出生,還沒上戶口)。除掉這段時間自然死亡的7人,高坡村的總人口已達229人。
在這個充滿熱帶風情的小山村,隨著一只只“愛情鳥”棲落枝頭,一批批新媳婦的到來和一個個鮮活生命的出生、長大,行走在村里的田間地頭、房前屋后,在炊煙中充滿了勃勃生機。村巷、古樹、老幼婦孺、小狗、雞鵝,構成了一幅天然而富有活力的人間圖畫。
西坡村委會支書符祥鋒說,高坡自然村娶回來的這13個媳婦,分別來自廣西和省內的東方、陵水、萬寧、瓊中、澄邁、臨高、瓊海、文昌等地。
如今,村子里單身漢越來越少,目前只剩6名近50歲的單身漢,其中2名是殘疾人。
“光棍村”有魅力:找得回女人拴得住心
“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這13只“愛情鳥”,為什么愿意義無反顧地飛進這個“光棍村”呢?高坡村男人“火箭般”找對象成家的速度,似乎是個不解之謎。
“報紙、網絡報道我們村后,最重要的還是村民心理的變化,現在單身漢們懂得通過網絡、外出打工等渠道主動接觸女孩子,不等不靠,這是好現象。”“其實,‘光棍村’成了我們村的別名后,擴大了我們村的影響,反而讓更多外地女孩通過接觸,了解到了我們這個人均土地少、經常遭受水患的貧窮村子的男人勤勞、吃苦、老實、顧家的優良品質,提高了知名度。所以,無心插柳,讓姑娘們更認可高坡村的男人,接受高坡村的男人。”高坡經濟社主任陳學強分析。
由于目前留在村里只有種地這一條出路,高坡村村民大多都選擇了外出打工。據陳學強統計,村子里今年已有70多人外出打工,遠的到了上海、湖北等地,讓這個原本依靠種植水稻、瓜菜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村莊多了一項務工收入。
打工的日子雖然有無奈,但外面的世界也自有它的精彩。除了收入高,高坡村的男人在愛情路上還每每有收獲。與高坡村僅相隔五六公里,在龍河鎮嶺寨村長大的許海桂是個心直口快的女性。她與同在海口南大橋下新溫泉酒店打工的高坡村小伙子陳香若結識后,被他的人品和對生活的信念折服,攜手人生路。如今,夫妻倆的小孩2歲多了。
“我就圖這里的男人老實、忠厚、勤快、專一。”“如果嫁個有錢的,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泡妞,住在一個屋檐下,又有什么意思?”許海桂的話雖然直白了點,但很實在。她對高坡村被冠之以“光棍村”這個說法表現淡然。
雖然許海桂和陳香若現在還住在以前的老房子里,但在小兩口心里,新房并不是最急迫的。陳香若一邊在海口做管材銷售,一邊回家務農。許海桂也非常勤快,婚后自己下地種菜吃。雖然嫁在村里,吃著粗茶淡飯,但許海桂很知足:“剛來時一個星期只能吃一次肉,現在想吃什么隨時都可以買來吃,生活好多了。”
“我們是有文化的一代,懂得錢是掙不完的,開心快樂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第一桶金’不能用來蓋房子和吃喝,我們一家已經找到了增加家庭收入的支點,未來幾年收入就會成倍增長。房子會有的,面包會有的,汽車也會有的。”
許海桂的話,在王芳、王容冰這里再次得到了驗證。這兩個同時來自澄邁加樂鎮的姑娘,嫁給了高坡村的吳淑釀、吳淑柳兄弟倆。說起為什么嫁給高坡村的男人,她們異口同聲說好:“老實、勤快,聽我的話呀。”
高坡村不光男人好,解放后至今,村里從來沒有發生過偷盜現象,沒有人干過吸毒斗毆等違法犯罪行為。民風之純樸,可見一斑。
不管是在村里一家一戶串門聊天,還是電話交談,陳春菊、許環翠、蒙海花、秦亞厚等外來媳婦,想法都不約而同:高坡村民風純樸,男人勤快顧家,女人長大了反正都得嫁人過日子,嫁到這里不后悔。
“光棍村”有活力:大路通四方自來水進新房
龍河鎮民政助理許榮商扳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3年來,定安縣委、縣政府給村里建的出行路,投入接近200萬。這條路,已成了村里的“致富路”。原先因為路不好,瓜菜爛在地里,這幾年,村里的瓜菜源源不斷運到海口和島外。
接下來,定安又為村里打通環村路,投入了20多萬。硬化村巷,又提供了價值5萬多元的水泥。
路通了,村民們發展生產的勁頭更足了,現在,村里已經有了2臺耕田機、一臺收割機。光棍漢吳清群不但娶上了海口媳婦,而且農忙季節,他還開上收割機到瓊海等地攬活,割一畝地能掙100多元。
更讓高坡村人驚喜的是,為貫徹落實省第六次黨代會精神,一個星期前,定安縣委、縣政府投入120多萬,為當地建好水塔,安裝自來水管,把汩汩清泉引進了高坡村農家。高坡村人又書寫了自己歷史上的一個“第一”,從此告別了喝地表水的日子。
?
“光棍村”明天美:融入“百里百村”有望吃“旅游飯”
海南省定安縣新聞辦主任林先鋒介紹,龍河鎮有101個自然村,已建成58個文明生態村,道路硬化、改水改廁,部分村莊還建起球場、圖書室等。
高坡村的生活條件改善后,村民們送子女讀書的積極性更高了。這兩年,高坡村又創造了“第一”,第一次有孩子上大學。村里已經有2個孩子考上大學,一個在廣西讀大專,一個在江西讀本科。
林先鋒說,定安縣早已為高坡村的發展繪好了藍圖。除了發展熱帶高效農業、外出務工外,高坡村已納入定安“百里百村”鄉村休閑風情游,發揮高坡村依山傍水、林木茂盛的優勢,向旅游要生產力。村里這幾年蓋了一批新房,有條件的人家,將來可以把空閑的房間拿來改建家庭旅館。依托良好的鄉村生態環境和東線高速的交通便利,融入“百里百村”品牌,高坡村開展“農家樂”、鄉村度假,將形成回歸自然的休閑養生特色旅游。
高坡村人向往的夢開始繽紛多彩,綺麗并且綿長。在高坡村人的面前,一幅美麗而誘人的圖畫正在徐徐展開。但如何根治水患,提高土地經濟效益,并增強村民自身的生產技能,仍是擺在他們面前的三大“課題”。要從充滿熱帶自然風情的“1.0”時代,邁向21世紀可持續發展、生態環境優美的現代新農村的“3.0”時代,高坡村人的“答卷”才剛剛破題。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