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之聲電臺網站9月21日文章】題:不正視歷史就無法解決領土爭端
日本與中國近期圍繞東海上的小島爭端不斷。德廣聯駐東京記者彼得·庫雅特就此發表評論,認為一方面,日本民主黨內閣在外交問題上缺乏經驗;但另一方面,爭端持續發酵也與日本至今沒有正視二戰歷史有關。
本來日本政府在日中島嶼爭端上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日本政府將尖閣諸島,也就是中國所稱的釣魚島國有化,并且搶在了持保守民族主義立場的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之前。按照現有的一項協議,日本政府禁止任何人登上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本網注)。日本希望,通過這種措施能夠避免與中國發生沖突。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則一度宣稱,要買下尖閣諸島并為日本漁民修建一個小型碼頭。如果石原的計劃能夠實現,則一定會更強烈地激怒中國。因此,日本中央政府更愿意自己出手購島,將尖閣諸島國有化。
當然,日本政府在面對東海上的這一爭議群島時,并非始終保持冷靜。日本政府宣稱,因為尖閣諸島毫無疑問屬于日本,所以日本和中國之間沒有領土爭端。這恰恰說明了日本政府偏離了現實政治考量。此外,兩年前起訴中國船長、不久前拘捕臺灣及香港的保釣人士,也毫無必要地惹了不小的麻煩。
3年前,日本民主黨開始執政。該黨的執政目標之一便是打破自民黨當政數十年來的官僚積弊。然而,在外交方面,民主黨顯得有些缺乏經驗。他們與中國政權的內部缺乏有效、可信賴的溝通渠道,而之前由公務員官僚體系建立起來的對華溝通渠道民主黨叉不愿意使用。這就導致如今日本政府無法準確地將其購島意圖傳遞給中國。日本內閣現在已經承認了這一點。當然,北京政府聽任爭端激化,也有其內政方面的考量,但從總體上看,這依然是日本外交上的失誤。日本政府沒有能及時認識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也沒有能及時做出反應與調整。不管怎樣,中國是日本最重要的貿易伙伴,兩國經濟休戚相關。也正因此,日中兩國實際上都無意使局勢升級。
一個多月前,日本與韓國圍繞竹島(韓國稱獨島)也發生過類似的領土爭端。仔細觀察兩起爭端,便能發現,這與日本戰后未能充分清理其歷史問題不無關系。韓國總統曾明確表示,正是因為日本至今不愿就慰安婦問題正式道歉,才會導致領土爭端被賦予了如此重要的意義。二戰期間,許多韓國婦女被日本軍隊強征為慰安婦。在中國也有類似的情況。盡管1992年日本天皇訪華時,曾經就此表示過遺憾,但依然沒能做出根本的改變。
中國國內的反日浪潮在9-18紀念日到來之時達到高峰。日本軍隊1931年制造了這起事件,占領了中國東北地區。這也是之后一系列日本在華暴行的開端。然而,日本國內至今未能全面正視這一史實,教科書上也鮮有提及。日本中小學倒是會向學生們詳細“講解”尖閣諸島和竹島的歸屬問題。
與德國一樣,日本也是二戰策源國,然而,日本卻至今沒能徹底清理這段沉重的歷史。如果日本不能正視過去,也就無法解決上述的領土爭端。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