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賣到缺貨、淘寶賣家“抱大腿”、文學教材里地位比肩魯迅、臺灣誠品書店設立專區……一切的一切似乎并不讓人意外南京乃至全國各地都掀起了“莫言熱”。
對于這個現象,莫言昨天表示,“我不希望引起什么‘莫言熱’,如果引起來的話,我希望這個熱盡快冷卻。”
莫言火到啥程度?
書賣到缺貨
商家緊跟“時尚”
南京新街口新華書店業務科張經理表示,昨天早上一開門,半小時之內書賣完了。不斷有讀者詢問莫言的書什么時候能到,書店特地打印出莫言作品供讀者預訂。記者看到,登記本上,留下電話的讀者有幾十名。
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大眾書局,莫言的書打著“火熱熱銷”字樣。這些書的書頁都有些泛黃,發出濃濃的霉味。“這些書都是老書了,今天早上從總部臨時調運的。一個上午就賣了300多本。”大眾書局營運中心店長助理周瑞江說。
在網上,莫言的作品同樣大賣。得獎前,莫言作品《蛙》的銷售,在亞馬遜商城圖書商品里排在第560名。到了昨天,最暢銷作品前5名中,有3本是莫言的作品。
很多商家聞風而動忙著“抱大腿”,貼上“莫言”標簽的周邊產品紛紛出現。莫言獲獎的紀念郵戳、紀念T恤在淘寶網上出售,紀念T恤上印著中英文“諾貝爾文學獎”和莫言的漫畫頭像,郵戳以濟南將于13日啟用的“中國作家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紀念郵戳為賣點,售價2元。
淘寶網上出現以“莫言同款”為名出售的服裝,服裝簡介中配有莫言照片,出售商品則與莫言當時所穿的毛衣、西裝款式相似,照片包括莫言接受訪談和參加香港書展舉行的名作家講座。甚至還有一家賣女裝的店,在所出售的女裝上也打出了“莫言同款”的字樣來吸引眼球。
淘寶網上還出現了特別標注“莫言故鄉”的“高密火燒”和烤雞。現代快報記者 安瑩
文學地位有何變化?
大學教材將改寫
莫言比肩魯迅
目前在高校中較流行的現代文學史教材有兩個版本,分別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將近400所高校在使用。蘇州大學中文系教授朱棟霖是這兩套教材的第一主編。
昨天上午,記者聯系了朱教授,他告知記者,這兩個出版社將要出版的下一版中國現代文學史教材,都將因為莫言獲得諾獎而改寫。
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中國現代文學史》的下編中,莫言作為80年代小說的諸多代表作家之一,與另一名作家徐懷中一起被編入第二十九章的第七節。教材中表示,莫言的創作“改變了中國傳統小說的軌跡。”
朱棟霖說,明年年初,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學出版社都將出版現代文學史的修訂本,他會將莫言的介紹、評價立為專章。“在文學史教材中,目前只有曹禺、巴金、老舍和魯迅是專章介紹,而且他們都是1949年之前的作家。1949年之后享受此待遇的,只有莫言,他代表我國現當代文學最高成就。”
朱棟霖介紹,他將會在這一章中,著重介紹莫言的三部代表作:《紅高粱家族》、《豐乳肥臀》和《生死疲勞》。
他認為,莫言堅持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獨特的創作手法,所以在接下來要修訂的文學史教材中,編寫組還會將有一樣堅持的作家的比重放大。
朱棟霖坦言,因為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文學史的教材將因此改寫”。 據法制晚報
臺灣島內反應如何?
誠品書店
設莫言作品專區
大陸著名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消息,引發臺灣島內新一輪的“莫言熱”。莫言的好友作家張大春說:“實至名歸,莫言創造新的中國敘事體,諾貝爾文學獎看見中國了”。
11日晩間,島內網絡、廣播、電視、通訊社多種媒體即時播發了莫言獲獎的消息。12日出版的多家大報更是以頭版頭條的位置圖文并茂報道莫言“以魔幻寫實手法糅合中國鄉土民間故事、歷史及現代生活。”
臺灣著名作家龍應臺稱贊莫言“既泥土又狂野,既荒誕又現實。”在龍應臺眼里,認識20年的莫言“一直擁抱著家鄉的泥土,紅高粱與他的人群,其意義非凡”。
2010年臺灣作家駱以軍曾與到訪的莫言進行“新世紀華語文學”對談。駱以軍表示,莫言的魔幻不是虛的,而是實的,他對民間有深刻的觀察。
在網絡的論壇上,臺灣文學愛好者熱議著莫言。“昨天剛讀完《檀香刑》,現在正看《生死疲勞》”。“莫言是全球華人的驕傲,臺灣與有榮焉”。莫言的《紅高粱家族》由臺灣洪范出版引進,銷量超過2萬多本。麥田引進的《蛙》《檀香刑》《生死疲勞》等也有7000余本。
麥田出版從2000年開始陸續出版莫言小說。麥田出版總編涂玉云指出,莫言寫作愈長篇功力愈顯現,布局和驅動的能力無人能比。出版社近期會把莫言幾本重要長篇小說再版。誠品書店開設了莫言著作專區,讓讀者能重新回味莫言說故事的魅力。
據新華社
海外認不認可莫言?
《檀香刑》譯者
成了書展紅人
昨天,在世界最大圖書博覽會德國法蘭克福書展上,“莫言獲獎”消息如旋風般刮過。莫言沒去書展,其作品《檀香刑》的德語版譯者、德國人白嘉琳意外成了當天的“明星”:
“人們一下子就涌過來了,都圍著我采訪,都不知道怎么應付了!”白嘉琳所屬德國出版社的展臺上,《檀香刑》德語版瞬間成了搶手貨,德國記者鄭重地把幾本《檀香刑》擺好造型拍照。
出版莫言作品的德國出版社都很興奮,大概不僅為商業利益,也為自家的“慧眼”,這包括定于明春出版莫言長篇《蛙》的一家出版社。有一家出版了《紅高粱家族》等4部莫言作品的出版社,很“應景”地立刻張貼出莫言肖像。
書展主席博斯也成為記者尋找的對象,因為他在中國為主賓國的2009年書展上曾表示,在很多西方評論家眼中,莫言是有希望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文學愛好者措恩女士向中國記者表示祝賀,還說莫言獲獎激發了她對中國和中國文學的興趣。
密切關注諾貝爾文學獎競爭的日本各大媒體和民眾對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惜敗難掩惋惜之情,不過許多日本網民認為莫言獲獎實至名歸,并紛紛發帖對此表示祝賀。
另外,日本各大平面媒體和電視臺也在第一時間對莫言獲獎進行了報道。
據新華社
關于消亡
記者:文學從上個世紀80年代的舞臺中心撤到了邊緣,你如何看中國社會對文學的疏離?
莫言:我們一直認為這是一個令人痛心的現象,但是如果你冷靜地想一下,就會發現這是正常的。我記得20年前我讀過一篇前輩作家汪曾祺先生寫的文章,上個世紀30年代,好萊塢電影大舉引進中國,人們的業余時間幾乎都泡在電影院里,那時汪先生就對這個現象發表了很悲觀的議論,說這樣下去小說會沒人讀了。
上世紀80年代初期的文學熱潮,因為中國經過了十年文革的文學荒蕪時期,突然思想解放,文學出來了,這個時候的文學,附載了很多不屬于它的功能,所以這種轟動是不可能持久的。
現在,很多人說小說會消亡,我覺得它永遠不會消亡。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而語言的審美功能是別的藝術作品所不能代替的。
關于熱潮
記者:目前社會的浮躁風,無論是閱讀上的浮躁,還是寫作上的浮躁,都對文學構成了傷害,你如何評價這一現象?
莫言:從時間分配上來講,那肯定是一種侵占了。聽音樂聽多了,看書的時間必然就少,你在網上聊天的時間多了,你干別的活的時間必然就少了。現在娛樂方式、休閑方式特別多,肯定會擠壓很多文學閱讀時間。我們小時候那種如癡如醉的閱讀,是因為沒有別的娛樂。但是我相信當大家玩了一圈之后回來,也許有一天會重新抱起一本書,體驗一下這種古典讀書的樂趣。
記者:你的獲獎,我覺得已經促成了一些人重新回歸閱讀。
莫言:我估計有一個月就過去了吧,甚至更短,然后一切又回歸正常。據新華社
消息
歐盟
獲諾貝爾和平獎
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宣布,歐洲聯盟獲得2012年度諾貝爾和平獎。
這一獎項歷年承受諸多爭議,12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為宣布獲獎者而舉行的發布會上同樣顯現爭議。
在向媒體散發的新聞稿中,委員會認定“歐盟及其先驅者過去60年一直貢獻于推進歐洲的和平與和解以及民主與人權”。
只是,把歐盟定為獲獎者,似乎在現場媒體記者中,就沒有獲得廣泛認可。無論是在發布階段,還是委員會成員回答提問階段,借助網絡實況發布的現場畫面外,出現媒體人多次表達不認可的“噓”聲。
委員會解釋,一次世界大戰和二次世界大戰之間,挪威諾貝爾委員會多次頒獎給尋求德國與法國和解的人士。
歷史上,在70年時段內,德國和法國之間爆發4場戰爭。德法和解,在二戰1945年結束以后才成為現實。“如今,德法之間(再次)爆發戰爭不可想象。”
委員會承認歐盟時下“正經受嚴峻經濟困境和相當大社會動蕩”,表示希望公眾更加看重歐盟“最重要的結果”。
這一似乎有意給歐盟“打氣”的舉動迅速招致發布會場外政界人士評議,而評議本身構成對委員會決定以及歐盟作用的爭議。
歐盟體系內的頭面人士普遍對獲獎表示“贊賞”。
荷蘭議員海爾茨·維爾德斯發問:“把諾貝爾和平獎發給歐盟,在(歐盟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和整個歐洲都痛苦地崩潰的時候?下一次會是什么?難道是把一份(美國電影界)奧斯卡獎發給(歐洲理事會主席赫爾曼·)范龍佩?”
“這件事情絕對丟臉,”英國獨立黨領導人里格·舒爾茨更為決絕地告訴媒體記者,“這讓諾貝爾(和平)獎完全不再有信譽”。據新華社
多吃巧克力
更易得諾獎?
諾貝爾獎激戰正酣之際,美國一項最新研究稱,人均巧克力消費量越高的國家,按人口平均計算的諾貝爾獎得主人數就越多。
這項刊發在網絡版《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顯示,巧克力中富含一種叫黃烷醇的物質,能夠減緩與年齡相關的大腦衰老,甚至有增強腦部活動能力的效果。
研究報告主要作者、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弗朗茲·梅瑟利表示,通過對比來自23個國家的主要巧克力生產商的數據后發現,一個國家的人均巧克力消費量與每千萬人中諾貝爾獎獲得者的人數呈正比關系。基于去年數據的分析顯示,按人口比例,瑞士的巧克力消費量和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均最多。美國這兩項的排名居中。
盡管研究結果刊登在權威醫學刊物上,但仍有不少學者對這項研究提出質疑。有研究人員評論說,巧克力消費量可能的確與諾貝爾獎獲獎比率有關,但這種關聯沒有任何意義。
?
?
相關鏈接:
莫言稱獲獎是文學的勝利 批判社會黑暗面凌厲嚴肅
莫言比媒體早20分鐘得知獲獎 笑稱將用獎金買房
莫言與海南有不解情緣 曾多次到訪鼓勵文學創作
海口市民搶購莫言作品 書店已告售罄一書難求
揭莫言婚姻生活? 新書《我們的荊軻》下周問世
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 揭莫言婚姻生活(圖)
莫言新書《我們的荊軻》將于下周問世
莫言獲諾貝爾獎后稱感謝日本讀者的理解
外媒熱評莫言獲諾獎 稱有益中國文學融入世界
外交部對莫言獲得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表示祝賀
?
·凡注明來源為“海口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美術設計等作品,版權均屬海口網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進行一切形式的下載、轉載或建立鏡像。
·凡注明為其它來源的信息,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郵箱:jb6682233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