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歡迎賓客 記者 謝舒 攝
海口網11月14日消息(記者謝舒 實習生胡曉航)云南是少數民族聚集地。記者采訪團剛抵達就感受到撲面而來的少數民族文化。不同的服飾、不同的習俗、不同的信仰,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推動祖國56個少數民族的繁榮、和諧與發展。
來到昆明,你一定要去看看云南昆明民族村。那里齊集了云南主要的彝、白、傣、苗、景頗、佤、哈尼、傈僳等幾十個少數民族的村寨。走進每一個村寨都能看到不同風格的建筑,感受相應的禮儀及民族宗教文化,不用四處奔波,就能游遍各族。民族村內還設有民族歌舞廳、民族廣場、激光噴泉、水幕電影等設施。他們在這里和睦相處,互相串門,熱情待客。
苗族姑娘在你走進苗寨前,會在村口為你送上斟滿香醇酒的羊角口,會唱響敬酒歌、舞起敬酒舞,待酒下肚后自會開門迎接。傣族的姑娘則以曼妙的身姿跳起了傣族舞蹈,以此歡迎大家的到來。采訪中少數民族居民表示,民族團結穩定是社會發展的基礎,在云南這片土地上,多年來各民族和睦相處,成為親密無間的兄弟,促進了云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
當今世界,民族紛爭問題時常發生,但在民族如此眾多的云南卻沒有。云南貫徹實施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始終堅持各民族平等的原則,努力增進民族團結,得到各民族的真心擁護。多年來,云南省采取同等條件下優先錄用、破格提拔、升學加分等政策,培養了一支熱愛祖國、忠于人民的少數民族干部隊伍。少數民族干部是黨和政府聯系少數民族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少數民族干部的培養選拔狀況,既是衡量一個民族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也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關鍵。
在教育上,云南采取一系列特殊政策和措施,扶持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通過興辦寄宿制、半寄宿制民族中小學,實施邊境學校建設工程、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不斷提高適齡少年兒童的入學率。在教學的工程中開設民族團結課程,定時定期讓各民族的孩子穿上本民族的漂亮服飾,到多媒體教室上民族教育課,給學生傳授民族和諧的重要性,告訴學生各民族的忌諱和信仰,教育他們要尊重對方的風俗習慣,從小樹立民族團結意識。他們說:“能和不同民族的學生交朋友,可以讓我們更團結。”
據了解,云南始終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發展的主題,5年投入1.47億元建設了516個民族團結示范村,啟動了兩輪“興邊富民”工程,受益群眾達18.2萬戶,76.4萬人,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十一五”成為云南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團結穩定、和諧發展的五年。在“十二五”中,云南制定了“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實施8項重點工程,改善民生、完善基礎設施、健全社會保障、推動特色產業發展,為民族教育科技振興、民族文化發展、維護民族團結提供保障。
?
聲明:所有來源為“海口晚報”、“海口網”的內容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轉載!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圖片、音視頻等信息,內容均來源于網絡,并不代表本網觀點,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系:0898-66835631(傳真),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
海口網 http://m.yinhu3.com [來源: 海口網] [作者:謝舒 胡曉航] [編輯:鄭克姍]